清飙惊流尘,晴旭严芳甸。
冠盖驻岩阿,从游总文彦。
仙家碧云中,丹光旧曾现。
鹤笙今寥寥,岁月疾于电。
亭台久荒芜,草木郁葱茜。
古碑横道隅,苔藓绿将遍。
跻攀出林杪,兴至辄忘倦。
八桂多好山,迤逦青对面。
目断三素云,蓬莱几人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元年(742年)游刘仙岩时所作,全诗共8句,每句5字,韵脚“茜”、“遍”属于去声二十九艳韵部。
注释:
- 清飙: 指清凉的风,这里指早晨的凉风。
- 晴旭: 晴朗的旭日。
- 芳甸: 美丽的郊野。
- 冠盖: 指达官显贵的车马。
- 文彦: 指有才学的文人。
- 碧云: 青色的云。
- 丹光: 红色的光芒。
- 鹤笙: 鹤鸣之声,这里指山林。
- 草木郁葱: 形容草木茂盛繁盛的样子。
- 古碑: 指古老的石碑。
- 苔藓: 一种植物,生长在石头上。
- 跻攀: 指爬山或爬树。
- 八桂: 广西别称。
- 好山: 风景秀丽的地方。
- 迤逦: 形容道路曲折蜿蜒,延绵不断。
- 三素云: 指天空中的白云。
-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借指仙境。
- 见: 看见。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游览刘仙岩时的即兴之作,通过对景色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以清风吹散尘世的喧嚣,映衬出大自然的宁静美好,颔联描绘了文人墨客聚集的场景,展现了他们高雅的气质;颈联则通过仙家、丹光等意象,传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尾联则抒发了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间仙境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蕴含着人生的哲思,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