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屹中流,此日欣盻睐。
初疑螺髫青,渐睹砥柱大。
长江来万里,混混俱此会。
潮生岚气寒,浪触雪花碎。
海门望无穷,飞鸿渺天外。
诗句释义与注释:
- “黄山屹中流”:这句话描述了黄山巍峨地矗立在长江之中。”屹”意为站立,”中流”表示长江的中心部位,突出了黄山的地理位置和壮观景象。
- “此日欣盻睐”:“欣盻睐”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色的喜悦之情。”盻睐”是斜视、注视的意思,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 “初疑螺髻青”:这里“螺髻”是指山峦的形态,像螺旋一样向上延伸。“青”指绿色或蓝色,形容山峰颜色鲜艳,生机盎然。
- “渐睹砥柱大”:砥柱是指位于三峡的一块巨石,形状如同剑柄,非常突出。“大”强调了砥柱的巨大尺寸,突出其在长江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 “长江来万里,混混俱此会”:这句描绘了长江的宽广和水流的连续性。“混混”形容江水流动的声音,“俱此会”意味着所有的江水都汇集于此。
- “潮生岚气寒,浪触雪花碎”:这两句描述的是长江潮汐的变化和江水撞击石头时的情景。“潮生”指潮水的上涨,“岚气寒”表现了潮水带来的寒冷气息,“雪花碎”形容浪花飞溅的壮观效果。
- “海门望无穷,飞鸿渺天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海门的无尽遐想。“飞鸿”比喻远去的雁群,而“渺天外”则表达了这些雁群消失在视野之外,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译文:
黄山矗立于长江中心,今日我心怀喜悦。
初见时怀疑山峦如螺旋般青翠,逐渐看清它如砥柱般巨大。
长江奔流万里来,滚滚江水在此汇合。
潮起时带来寒风,浪击岩石时似雪花破碎。
海门远望无尽头,飞翔的大雁消失在天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化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