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有鸟心最灵,雌雄终日相和鸣。同哺黄口雏,羽毛犹未成。
一旦雄且死,雏亦不复生。孤雌绕林号,闻者涕欲零。
彼枭竟何为,侧目思相陵。谁知孤雌心,宁死不辱贞。
彼枭倏远逝,安栖了无惊。更有张门何节妇,空闺只影守孤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只雄鸟和雌鸟共同哺育雏鸟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贞洁、坚强不屈精神的赞美。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有鸟有鸟心最灵,雌雄终日相和鸣。(有只鸟心灵最为敏锐,雌雄鸟儿整天相互呼应着鸣叫。)
- 同哺黄口雏,羽毛犹未成。(它们同样喂养幼鸟,幼鸟的羽毛尚未长成。)
- 一旦雄且死,雏亦不复生。(一旦雄性鸟死去,幼鸟也无法复活。)
- 孤雌绕林号,闻者涕欲零。(孤独的雌鸟在树林中哀鸣,听见的人泪水欲滴。)
- 彼枭竟何为,侧目思相陵。(那枭鸟究竟在做什么?它侧着头思考着要如何凌驾于雌鸟之上。)
- 谁知孤雌心,宁死不辱贞。(谁能了解孤雌鸟的心意?它宁愿死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贞操。)
- 彼枭倏远逝,安栖了无惊。(那枭鸟突然飞走,它的栖息之地再也没有过任何波澜。)
- 更有张门何节妇,空闺只影守孤灯。(还有那些坚守节操的女子,她们在空荡的闺房中独自守护着一盏孤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雄鸟与雌鸟共同育雏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尊严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诗中的“孤雌”指的是雌鸟,象征着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而雄鸟则是这种精神的象征和体现者。诗中的“节妇”,即指那些坚守节操的女性,她们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特别的强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命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道德价值的坚守。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通过雄鸟和雌鸟的不同状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诗中的“孤雌”既是自然界中的雌鸟,也是人世间坚守节操女性的代称,这样的对比加深了诗歌的主题意义。同时,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和动物行为,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尊严以及坚韧不屈精神的赞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