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洲畔柳,可以赠依依。
自我此为客,而君遂不归。
夜吟销画烛,春雨共寒衣。
未别先惆怅,他宵明月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如下:
珊瑚洲畔柳,可以赠依依。
自我此为客,而君遂不归。
夜吟销画烛,春雨共寒衣。
未别先惆怅,他宵明月晖。
注解:
- 珊瑚洲畔柳:珊瑚洲是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柳树则象征着柔美和生命力。这里的柳树在珊瑚洲的岸边生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自我此为客,而君遂不归: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袁伟振则表示自己将无法回家,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留在异乡。
- 夜吟销画烛:夜深人静时,诗人在书房里独自吟诵诗文,手中的油灯渐渐燃尽,仿佛被诗句中的意境所吞噬。
- 春雨共寒衣:春天的细雨绵绵,诗人与袁伟振共穿一件薄衣,感受着季节的变化和彼此的默契。
- 未别先惆怅,他宵明月晖:在分别之前,两人都感到一种深深的不舍和惆怅。而当夜幕降临,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似乎为这场离别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袁伟振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中的语言优美而富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珊瑚洲畔柳”为引子,引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夜吟销画烛”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孤独感;“春雨共寒衣”则展现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最后两句“未别先惆怅,他宵明月晖”则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刻的不舍与期待。整首诗既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