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高低万竹间,暂移尊酒一开颜。
杯浮夜色如邀月,风送凉声似在山。
火树近从南尉得,烛龙遥自葛陂还。
高斋秋气长如此,密笋当门且勿删。
【译文】
竹间灯影高高低下,有如佳景。我借杯邀月开颜畅饮,凉风送香似在山中。
火树从南尉处得到,烛龙自葛陂归还。高斋秋意长如此,密笋门上且勿删。
注释:“夏夜小酌”句:以夏日夜晚饮酒为题,写宴后乘舟出游。
“灯影高低万竹间”:指竹丛之中灯光参差错落。
“暂移尊酒一开颜”:意思是说在竹林的美景中,暂时把酒杯举起来,开怀畅饮,心情舒畅。
“杯浮夜色如邀月”:意思是说在月光下,杯中的酒仿佛是月亮。
“风送凉声似在山”:意思是说风吹过来,带着凉气的声音仿佛是山上的松涛声。
“火树”句:火树是从南方尉那里得到的,火树就是火树花,一种花卉。而烛龙则是来自葛坡的一个神话人物,这里指的是蜡烛。
“高斋”句:高斋是指作者自己的书房,因为秋天的天气很冷,所以需要用火炉来取暖。
赏析:
《和张元丰咏雨五首》是宋诗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作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春至初夏之际,当时他正被贬谪到黄州。此篇即和答张耒咏雨五律之作。诗人借咏物抒怀,托雨咏情,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不公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