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胜地一时兼,南北轩窗尽卷帘。
风度竹声凉细细,月摇江影白纤纤。
谈当快处童偷笑,酒到酣时客唤添。
渐近清秋天似洗,隔城遥出几峰尖。
【注释】
良宵胜地一时兼:良宵,美好时光,这里指美好的夜晚;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兼,同上。
风度竹声凉细细:风度,风声;竹声,竹叶摩擦的声音;凉细细,形容风声细如针尖。
月摇江影白纤纤:月摇,月亮在水面的倒影;江影,江水的影子;白纤纤,形容水波映着月光而显得十分纤细。
谈当快处童偷笑:快处,快乐之处;童,小孩;偷笑,偷偷地笑。
酒到酣时客唤添:酣时,喝得痛快的时候;唤添,呼唤别人再添些酒。
渐近清秋天似洗:渐渐逼近秋天,天气像被洗涤一样清爽。
隔城遥出几峰尖:隔城,隔着一两座山;几峰尖,几座山峰尖峭挺拔。
赏析:
立秋前六夕忆雪楼月酌即事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夜饮酒赏景的诗。全诗以明月为媒介,把人与月、自然景致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喜爱之情。
“良宵胜地一时兼”: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与朋友们相聚在一起,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这里的“良宵”指的是一个美好而令人难忘的夜晚。诗人通过“胜地”一词,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因为这个地方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一时兼”也暗示了这种美好时刻是短暂的,因此更显得珍贵。
“风度竹声凉细细”: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是轻轻的抚摸,让人感到凉爽和舒适。这里的“风度”是指风的吹拂,而“竹声”则是指竹子发出的声响。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声音,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月摇江影白纤纤”: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明亮的月光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的影子显得格外清晰和纤细。这里的“月摇”是指月光在水面上的摇曳,而“江影”则是指江水的影子。诗人通过描述这些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谈当快处童偷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欢乐的时刻,孩子们会悄悄地笑着。这里的“谈当快处”是指谈话中的乐趣和快乐,而“童偷笑”则是指孩子们偷偷地笑着。诗人通过描绘孩子们的笑声,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纯真和快乐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温暖和感动。
“酒到酣时客唤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当人们喝到痛快的时候,客人会邀请其他人再添些酒。这里的“酒到酣时”是指喝酒喝到了畅快淋漓的程度,而“客唤添”则是指客人招呼他人再喝酒。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表达了他对友情和亲情的重视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渐近清秋天似洗”: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渐渐地接近秋天的时候,天空变得像经过洗涤一样清新明亮。这里的“渐近”是指逐渐靠近的意思,而“清秋”则是指清爽而又凉爽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景象,表达了他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期待和向往。
“隔城遥出几峰尖”: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从城里看,远处有几座山峰耸立起来,如同尖尖的利箭一样。这里的“隔城”是指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而“几峰尖”则是指那些山峰尖锐而高耸的样子。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色,表达了他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憧憬。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宽广和豁达。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好时刻以及人们在其中的快乐和满足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