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闲身偶不闲,支颐吟望海头山。
离怀黯黯伤今夕,渔火星星别一湾。
声气相求南北合,行藏难定去来间。
当年颇记寻僧夜,隔水呼船月半环。

【注释】

王川南:即王世贞,明后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紫诠:紫色的书函。李宫詹、山公:李开先,明代文学家。袁通政: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密山梁太史:梁有誉,明代文学家。药亭:即梁有誉。蓝山人:即梁有誉,字元龙,号蓝山。采饮游灵洲:指游灵岩寺。灵丘山。事不果往:指未能如愿以偿。诸公分韵及之仍同游:分诗韵赋诗并和其诗。韵八首:这是《游灵岩寺》诗的一部分。

【赏析】

此为酬答之作,酬应王世贞的《游灵岩寺》诗。

王世贞是“后七子”之一,与邹升、徐中行、李开先、梁有誉等齐名。他们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排斥唐以后文人的作品,主张复古。王世贞曾因反对前七子的复古运动而遭到排挤。这首诗是王世贞被贬谪后所作,借游览灵岩寺抒发自己的失意情绪。他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诗中寄寓了他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全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前两行),写自己闲适的心情及游灵岩寺的愿望未果。“本是闲身偶不闲,支颐吟望海头山。”本来我是闲散的人,可今天偏偏要出外游览;我倚着拐杖遥望海头的山峦。“支颐”即扶头,形容年老多病的样子。

第二段(中间两行),抒写游灵岩石山时所见景色。“离怀黯黯伤今夕,渔火星星别一湾。”“离愁”本已令人悲伤,如今更添一层伤感;那渔人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犹如一个弯弯的水湾。

第三段(最后两句),写自己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声气相求南北合,行藏难定去来间。”“声气”指诗文创作,“南北合”指诗歌风格或题材。“行藏”指行踪和居处,这里指作者的隐居生活。这两句说,我们两人的诗文创作都追求高妙的风格和题材,但我们都难以决定自己的隐居生活是留在南方还是到北方去。这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描述,又是对朋友王世贞处境的同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