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轻帆出越城,灵洲西去趁潮平。
山环野寺天中断,水绕高台月四明。
荷叶采为酣饮具,梵钟和入苦吟声。
髯苏诗石苍苔上,不获同君蹑屩行。

注释:

  1. 目送轻帆出越城,灵洲西去趁潮平。
  • 指目送船只在越城的东门外远去,灵洲(今浙江杭州)向西,顺潮流而去。
  1. 山环野寺天中断,水绕高台月四明。
  • 山包围着野寺,使天空中断;水围绕着高台,月亮明亮。
  1. 荷叶采为酣饮具,梵钟和入苦吟声。
  • 用荷叶做成酒器,用来畅饮;梵钟的声音和入,使人苦吟。
  1. 髯苏诗石苍苔上,不获同君蹑屩行。
  • 胡须苏的诗石在苍苔之上,不能与您一起踩着草鞋行走。
    赏析:
    这首诗是王川南使君紫诠招集李宫詹山公袁通政密山梁太史药亭蓝山人采饮游灵洲而作,以事不果往诸公分韵及之仍同游韵八首之一。
    首句“目送轻帆出越城”,描绘了一幅越城东门外的景色,轻帆缓缓驶离越城的东门,消失在视线之外,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灵洲西去趁潮平”一句,则描绘了灵洲西面的景象,潮水涌动,使得灵洲变得平坦如席。两句一前一后,形成了一幅越城东门外的离别场景和灵洲西面的潮水景象。
    第三句“山环野寺天中断,水绕高台月四明”进一步描绘了灵洲周围的自然景观。山环绕着野寺,使天空中断;水围绕着高台,月亮明亮。这两句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四句“荷叶采为酣饮具,梵钟和入苦吟声”则转入了对人物的描写。荷叶被采摘下来作为酒具,而梵钟的声音也融入到苦吟声中。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在灵洲上的活动,既有饮酒的乐趣,也有吟诗的雅致。
    最后一句“髯苏诗石苍苔上,不获同君蹑屩行”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胡须苏的诗石在苍苔之上,无法与您一起踩着草鞋行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无法共襄盛举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越城东门外的离别场景、灵洲西面的潮水景象、山水间的相互映衬、人物的活动以及历史的回忆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