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缓,杵声急。不畏筑墙低,只畏囊羞涩。墙低有土犹可锄,囊空人笑不丈夫。
【注释】
筑室谣:旧题汉刘向作。何为:何用。三首:指《筑室谣》中的三首。这三首诗,是借筑墙来比喻建功立业。
杵(chǔ):捣衣用具,这里指舂米。
囊羞涩:钱袋里没有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筑墙起兴,抒写贫寒士人建功立业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毅不屈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一、二句:“杵声缓,杵声急。不畏筑墙低,只畏囊羞涩。”
这两句通过描写舂米的“杵声”,引出了诗人对于贫穷与富贵、卑微与高远之间的矛盾心理。诗人在春米的时候,听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轻松的杵声,一种是急促的杵声。这轻松的杵声,代表着一种平静、宁静的生活状态;而那急促的杵声,则象征着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诗人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了前者,因为他并不畏惧贫穷,他相信只要勤劳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句:“墙低有土犹可锄,囊空人笑不丈夫。”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墙很低,只要有土就可以挖;即使口袋很空,也不能让人笑话我不够男子汉。这里的“墙低”和“囊空”都指的是物质条件,但是诗人认为,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这里的“人笑”是指他人的嘲笑和轻视,但是诗人认为,真正的男人应该能够忍受这种嘲笑,而不是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勤劳和坚持精神。诗人通过对舂米的声音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贫穷的理解和接受,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就能够超越贫穷的限制,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