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溪山馀暖气,炎方别自为天地。乘兴拿舟入峡来,故人恰自康州至。
客中无地可为欢,高君况在郊南寺。落落乾坤数老翁,天涯想见俱憔悴。
贤郎高燕为客开,李生后至初挥杯。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
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东风只自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
年当壮盛好努力,白发生来无一可。且烧高烛佛灯前,狂歌纵饮开新年。
东南之美略已具,人间此会非徒然,为君白眼望青天。
【注释】
戊辰:天干地支纪年法,戊申为戊辰。正月:农历正月。舟:船。泊:停泊、停留。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王础尘:名不详,自开建至端州。适:恰好,正巧。紫巘:山名。令子:指李苍水。高云客,即朱高煦,永乐年间被封为吴王。华严精舍:佛寺名,位于北京西山。纵饮达夜:畅饮至夜。即事成歌:以诗记录所见所感之事。戊辰正月十日舟泊端州:戊辰年正月一日,诗人的舟在端州停泊。王础尘自开建适至:王础尘从开建到端州正好到达。令子:即李苍水,诗人好友。紫巘:指李苍水的别墅。招同李苍水过集:邀请李苍水一同聚会。高云客所寓华严精舍:在华严精舍住下。纵饮达夜:畅饮至深夜。即事成歌:以诗记录当时情景。正月溪山馀暖气:正月的溪山还有余温。炎方别自为天地:大地上另有一个独立的世界。乘兴拿舟入峡来:趁兴致拿着船只进入峡谷。故人恰自康州至:恰好有人从康州来。康州:今四川康定县。落落乾坤数老翁: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几个像老人一样的孤独之人。天涯想见俱憔悴:想象中,远方的人都已憔悴不堪。贤郎高燕为客开:有位贤能的男子在为游客提供住宿和娱乐。李生后至初挥杯:李苍水的酒杯刚举起。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登上高楼放眼远眺,只见原野上几座山巍然耸立。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园中的桃子已经红了,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但被折下来放进瓶子里时,它们却好像在嘲笑我。东风只自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春风只爱恋着新长的枝叶,哪里去找硕大的果实呢?年当壮盛好努力:正当壮年之时,应当好好努力。白发生来无一可:到了白发丛生的年龄,再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去做。且烧高烛佛灯前,狂歌纵饮开新年:就在高高的灯笼前,纵情歌唱,尽情饮酒,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东南之美略已具,人间此会非徒然:东南地区的美景大致已经具备了,人间这样的聚会并非偶然。为君白眼望青天:为你而将眼睛转向那片蓝天白云。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在正月十一日离开苏州时,写下了《送春》一诗:“一年明月今宵尽,万里长江送马蹄。”本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这首诗是诗人在正月一日离开苏州时,经过端州时所作的。诗人在《送春》中曾说“人生南北多歧路,万古长河流不息”,所以本诗也是在人生旅途中抒发感慨之作。
首联写江南春天景色的美好和诗人对它的留恋之情。“正月溪山馀暖气”二句,写江边山色依旧,春意盎然,而自己又远离家乡,独自漂泊在外,因此更觉春意盎然,心情也格外愉悦。
颔联写自己来到端州后的感受。“乘兴拿舟入峡来”四句,写诗人看到端州的山水之后的感受。端州地处岭南,山清水秀,风光绮丽,是难得的游览胜地。然而,诗人却在这里看到了与北方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景象:南方的大地暖洋洋的,仿佛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而北方则是一片冰雪覆盖的世界。诗人不禁感叹地说:“乘兴拿舟入峡来,故人恰自康州至。”原来,这里的山水之美,正是由于有了故人的陪伴才显得更加美丽动人的。
颈联写诗人在端州期间的寂寞之感。“落落乾坤数老翁”,“落落”一词用得极妙,它既写出了诗人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无助,也写出了他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天涯想见俱憔悴”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写诗人在端州期间的生活状态。“贤郎高燕为客开”,这里说的是诗人在端州结识的一位贤能的男子,他热情地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打开了住所的大门,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然而,诗人却说:“李生后至初挥杯。”原来李苍水比他还早到一步呢!“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二句,写诗人站在楼上眺望原野的景象。只见原野上有几座青山巍峨耸立,而山下的原野又是那么辽阔平坦,真是美不胜收。“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这两句诗写诗人在园中看到满树红花盛开的景象,不由得想起了故乡的桃花源,于是忍不住想要折下一枝带回家去。“东风只自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二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春风只是爱恋着新生的枝条,哪里有那么多成熟的果实呢?
本诗通过描写端州的风景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自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