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清不成冻,寒潮入峡微风送。
峡里停舟待故人,故人书至翻言梦。
梦中授笔何老翁,峨冠广袖言雍容。
为言房隘笔毫损,宽之所以全其锋。
故人受笔欣然久,五色光芒犹在手。
既醒而寐复见之,六十衰年义何取。
我持书札三四看,为君喜气横眉端。
不闻帝命司徒契,五教之敷惟在宽。
天人至理数必五,天曰五行人五事。
包罗万有入纤毫,驱使六经为臂指。
江淹鲍照不知此,中书君老而秃矣。
为君大封管城子,夷吾器小安足齿。
研用补天五色石,书用尚方五色纸。
舂陵霸上云气多,会写龙文入青史。
【译文】
十月江面清冷,没有结冰,寒潮入峡微风送。
在峡中停舟等待故人,故人书信到来却告诉我梦话。
梦中授笔何老翁,峨冠广袖言雍容。
他为说房隘笔毫损,宽之所以全其锋。
故人接受笔欣然久,五色光芒犹在手。
既醒而寐复见之,六十衰年义何取。
我持书札三四看,为君喜气横眉端。
不闻帝命司徒契,五教之敷惟在宽。
天人至理数必五,天曰五行人五事。
包罗万有入纤毫,驱使六经为臂指。
江淹鲍照不知此,中书君老而秃矣。
为君大封管城子,夷吾器小安足齿。
研用补天五色石,书用尚方五色纸。
舂陵霸上云气多,会写龙文入青史。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是作者梦游嵩山所作,诗人梦见一位老翁授笔给他写诗,并告诉他要“以宽制猛”。诗的最后两句是说:江淹、鲍照不知道这个道理,中书令(即后来的丞相)年纪大了头发都白了,现在我要给中书令封官,让他做管城子,把他像夷吾一样器小而安足齿,还要用五色石磨墨,五色纸写字,还要把文章刻进史册。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认识和对执政者的希望。
全诗可分为四层。
前八句是第一层,从开头到“江淹、鲍照”是写梦境开始,接着写到“故人受笔”,这是梦境中的情景,也是作者所期待的事情。“故人受笔”一句,写出了梦境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梦中授笔的老翁,峨冠广袖,雍容自若;梦中授笔的老翁,正在向梦中的人传授着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后十二句是第二层,写梦中授笔之后的情景。“梦中授笔何老翁,峨冠广袖言雍容”二句,写出了梦中授笔老翁的形象,以及他言谈举止的雍容大方。“为言房隘笔毫损,宽之所以全其锋”二句,进一步写出了梦中授笔老翁言谈的内容。“房隘笔毫”,指房玄龄(唐太宗时宰相)曾建议太宗“偃武修文”,以“偃武”代替“用兵”之意。“房隘”即房玄龄,字德珪,齐州临济县(今山东邹平西南)人。唐太宗贞观初拜相,封梁国公。死后葬于洛阳邙山,唐高宗时改葬于陕西醴泉(今咸阳东北)。他主张以文治国,提倡儒学,反对穷兵黩武。他的《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著名的政论,主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居安思危”,以“慎终如始”的态度处理问题。“宽之所以全其锋”,意思是:只有用宽的政策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的锋芒得以保存。这一句写出了梦中授笔老翁所传达的意思。“故人受笔欣然久,五色光芒犹在手”二句,写出了梦中授笔老翁受到授笔后的反应:高兴得久久地握住那支五色的笔不放。“故人受笔欣然久”,是说梦中授笔的人非常高兴;“五色光芒犹在手”,是说梦中授笔者手中的五色光芒还在。
后八句是第三层,写梦中授笔之后的情况及醒来之后的所见所感。“既醒而寐复见之,六十衰年义何取”,写出了梦中授笔之后,又见到了梦中授笔老翁,但梦中授笔老翁已经到了六十岁高龄,自己应该有所行动。“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到了五十岁的人就应该懂得天命。“我持书札三四看,为君喜气横眉端”,写的是自己拿着几份书札仔细看了一番,为梦中授笔老翁高兴得直眉梢扬起来。这里,作者借书中的道理来勉励梦中的授笔老翁,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不闻帝命司徒契”,意思是:我不曾听到朝廷的命令。“五教之敷惟在宽”,意思是:五教的实施,关键在于宽厚。“天人至理数必五”,“天曰五行人五事”,是说天地间的至高道理都是五个方面,天与地之间的规律是五行,人的事务也是五样东西。“包罗万有入纤毫”,意思是:包容一切的是万物,细小的东西也不可忽略。“驱使六经为臂指”,意思是:六经是帝王用来指挥的指南针,比喻六经可以用来指导人们的行动。“江淹、鲍照不知此,中书君老而秃矣”,写的是当时江淹、鲍照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中书令(即后来的丞相)虽然已年老头发都白了,但现在我要给他加官封赏,让他做管城子;夷吾器小安足齿,意思是:像夷吾那样器量狭小而能安于本职的人是够格的。这里的意思是:像夷吾那样的器量狭小而能安于本职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这个官职。“研用补天五色石,书用尚方五色纸”,意思是:砚台用的是补天的五彩玉石制作;书写用的纸张也是用五彩的尚方纸制作。“舂陵霸上云气多,会写龙文入青史”,意思是:舂陵郡(今湖南境内)的霸山上云气缭绕,会写龙文的文字将刻入史册。这里的意思是:舂陵郡的霸山上云气很浓密,会写龙文的文字将会刻入史册。
末两句是第四层,写梦境中的最后情景。“管城子”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汉书·艺文志》记载:“管子曰:‘管仲镂管仲之篇十五家’。”这里的管仲就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臣,他曾任齐国宰相。管叔颖封为管城侯,故称管城子。“夷吾器小安足齿”,是指管夷吾(管仲),字夷吾,齐灵公元孙,颍川观津县(今河南汲县)人。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这里的“器小安足齿”,意思是:管夷吾器量小而能够胜任自己的职责。“研磨用五色石,书写用五色纸”,意思是:研磨用的砚台是用五彩石制作的;书写时用的纸张也是用五彩的纸制作的。“舂陵霸上云气多”三句,写梦境中最后的情景:舂陵郡(今湖南境内)的霸山上云气缭绕;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上也有云气缭绕;洞庭湖上有云气缭绕。这些地方都有龙文的文字出现,将刻入史册。
这首诗是一首记梦诗,是作者梦游嵩山所作的,诗人梦见一位老翁授笔给他写诗,并告诉他要“以宽制猛”。诗的最后两句是说:江淹、鲍照不知道这个道理,中书令年纪大了头发都白了,现在我要给中书令封官,让他做管城子,把他像夷吾一样器小而安足齿,还要用五色石磨墨,五色纸写字,还要把文章刻进史册。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认识和对执政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