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本一气,至音唯可通。
金石与笙箫,喤喤徒乱聪。
为君一登啸,玄鹤来高空。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石帆亭

  • 寄题:此处指的是诗人将自己的作品寄给王阮亭,即王士禛(字子真),他在康熙年间中进士后曾历任多个职位,晚年归隐,自称阮亭。
  • 西城:泛指北京城的西部,这里可能是指王阮亭在京城的住宅所在地,或者是指他所在的地域。
  • 别墅:私家园林,通常规模较小,多有主人亲自打理,是文人雅士休憩、交友的地方。
  • 十三咏:这里的“咏”是动词,表示吟咏、歌咏之意,而“十三咏”则意味着共有十三首诗。

第二联

天地本一气,至音唯可通

  • 天地:指大自然或宇宙。
  • 一气:形容天地之间的统一和和谐。
  • 至音:最美妙的音乐,常比喻最完美的事物或理念。
  • 唯可通:只有最美妙的事物才能被理解或感知。

第三联

金石与笙箫,喤喤徒乱聪

  • 金石:古代乐器中的金和石制的打击乐器,如编钟、编磬等。
  • 笙箫:指用竹制成的吹奏乐器,笙和箫都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常用乐器。
  • 喤喤:形容声音响亮。
  • 徒乱聪:白白地干扰了耳朵,使听觉变得混乱。

第四联

为君一登啸,玄鹤来高空

  • 一登啸:诗人登上高处发出长啸之声。
  • 玄鹤:黑色的仙鹤,常用来比喻高洁之人。
  • 来高空:从高空而来,形容仙鹤的飞翔之态。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和谐、音乐至美以及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的一种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