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杨柳下,直路西北驰。
望郎不可见,折尽门前枝。
【注释】折杨柳:古时男女相送,折柳枝表示惜别。
直路:指正道或正街。西北驰:指往西北方走。
不可见:看不见郎。
折尽:折去,折断。
门前枝:指门旁的杨柳树。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家住杨柳之下,每日望郎不见,于是折了门前的杨柳,以示相思之情。此诗表达了一位闺中女子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折柳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之苦。
家居杨柳下,直路西北驰。
望郎不可见,折尽门前枝。
【注释】折杨柳:古时男女相送,折柳枝表示惜别。
直路:指正道或正街。西北驰:指往西北方走。
不可见:看不见郎。
折尽:折去,折断。
门前枝:指门旁的杨柳树。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家住杨柳之下,每日望郎不见,于是折了门前的杨柳,以示相思之情。此诗表达了一位闺中女子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折柳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之苦。
【注释】 黄落:落叶。亦复好:还是美好的样子。青青将若何:青青的柳枝又怎么样呢?受人怜不久:被人怜爱,不会长久。当路折偏多:被人们折断在路中间的很多。艳节:美好的节操或节义。虚往:空有其名。严霜:秋日里结霜的天气。金城:指长安。旧栽处:曾经种下的树苗的地方。蹉跎:失意、不遇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棵柳树的命运,表现了诗人对柳树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刻,语言精练。
【解析】 1.“别杨无见因柬冈州同人”:告别杨无见,因为要给冈州同人写信的缘故。柬,书信;冈州同人,指作者的朋友。 2.“结束远行迈,未行先送君”:我即将结束这段长途的旅行了,还没有出发呢,你却先送我走了。结束:结束旅程;迈:行走、出发。 3.“秋江下白露,今夜向黄云”:秋天的江水在早晨落下了白露,现在又飘起了黄色的云彩。下白露,天将亮时,江上出现白色露珠;夜向黄云,夜晚天空中的云朵呈现出黄色。
注释: 1. 夫婿远邀勋,金鞍西入秦。 夫婿(丈夫)远赴战场,邀请荣誉和功勋,骑着金鞍马向西进入秦地。 2. 空闺见新月,终夜惜青春。 家中的闺房中看到了新月,整个晚上都因怀念青春而感到惋惜。 3. 似镜难全掩,如眉不解颦。 如同镜子一样难以全部掩盖,如同眉毛一样无法完全舒展。 4. 为衔将落影,持照未归人。 就像月亮的影子要被带走,拿着它照耀着没有回来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描述了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送涤公 涤(tí)公到城久,忽忆丘中琴。 涤(tí)公,即指涤净心灵的朋友或知己。他来到城里已经很久了,忽然间想起了我们在山中的那段美好时光,我们经常一起弹琴,谈论着山水之间的事。 积雪移孤棹,寒湘共此心。 “积雪”和“寒湘”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分别指的是山上的积雪和江上的寒冷湘水。“孤棹”是指孤独地划着小船
宿罗克生 衡山三十里,樵子识君家。 一路杉松雨,开门桃李花。 乍逢如宿昔,未老亦烟霞。 叹息青灯夜,春衣冷欲加。 注释: 1. 衡山:即南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 2. 三十里:形容距离远。 3. 樵子:指砍柴的农民或樵夫。 4. 识:知道、明白。 5. 一路:指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或旅程。 6. 杉松雨:形容雨落在杉树和松树上的情景。 7. 开门桃李花
诗句释义: 1. 山阳逢亡友蔡艮若生日感赋:山阳,指的是地名,通常是指现今的江苏镇江或安徽的马鞍山地区。亡友,指已经去世的朋友。蔡艮若的生日,即蔡艮若的出生或纪念日。 2. 夭寿各归尽,三年悲亦衰:夭寿,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的寿命,但更可能是对生命的哀叹。各归尽,每个人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亦衰,悲伤也随之而衰退。 3. 胡然既死后,转忆始生时:胡然,可能是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描述。既死,表示已经死亡
次凤阳逢中秋 未到问沽酒,早投城北闉。 莫令亡国月,得照渡江人。 世薄功名士,秋销战伐尘。 馀生付樽杓,留醉上车轮。 【注释】: 次:第二首。 凤阳:古县名,在今安徽凤阳。 逢:遇见。 樽杓:酒器。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诗人自注曰:“余为进士时,与李商隐同游。”是说这首诗是在他任秘书省正字的时候所作。“次凤阳逢中秋”一句写自己初到凤阳时的情景。“未到问沽酒”
【注释】 归舟四首其一:此诗写诗人在江汉地区久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的强烈愿望。 积雨:连绵不断的春雨。 江汉绿:江汉地区的春天,江边和汉水一带都披上了新装,一片绿色。 杨柳初:刚刚萌发的新芽儿刚露出头来。 芳菲:花木繁盛的季节。 复尔:又如此。 少壮:年富力强的时候。 已全虚:早已消磨殆尽。 白发:指人的年迈,这里指自己的头发变白了。 何得:怎么能? 得:能够,可以。 易居
注释: 1. 长淮:指淮河,位于中国东部。 2. 月:这里指的是月光。 3. 此是故人心: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诗人过去的恋人或老朋友。 4. 万里送行者:指远行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5. 徘徊:在这里,徘徊是指徘徊在树林之间,无法前进或后退。 6. 维舟:指的是停船。 7. 怅前别:怅然若失地回忆起以前分别的情景。 8. 把酒恋同斟:指在一起饮酒,共同品尝这杯酒。 9. 自我不相见
过洞庭湖 【注释】灌注:水流灌注。合梁荆:指长江与湘江汇合处,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苍茫:一作“沧莽”。四望平:指洞庭湖水面辽阔,四面环山,没有山峰的遮挡。 译文 长江和湘江汇合处,水势浩渺一片苍茫,四野望去,湖水宽阔平坦。 虽然江山景色尽收眼底,但自己却无法到达,只有天水相互依存。 迷失了道路来到湘浦,期待舟船渡过郢城。 望着波涛中的风云变幻,才确信大地已经倾斜。 赏析
折杨柳 杨柳未成花,春风满妾家。 送君辞妾去,折柳捐芳华。 芳华宁可久,误妾青闺守。 蛛丝网钿筝,蝶粉尘歌袖。 柳花今复飞,不见紫骝归。 相思无处说,还梦入空帏。 注释: - 杨柳未成花:指杨柳尚未开花,暗示春天的到来。 - 春风满妾家:春风拂过我家,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送君辞妾去:我送你离开,心中充满不舍。 - 折柳捐芳华:折取柳枝作为纪念,表示告别时的美好祝愿。 - 芳华宁可久
折杨柳行 惠逆凶吉从,匪以人事配。 大道昧于蒙,多令亡故态。 泰伯称至仁,一止嗣谁夺。 回也踵圣轨,厥终丽夭罚。 伋子不逃死,与寿同并命。 伯奇以孝章,厥考非不令。 申徒昔蹈河,三闾亦怀沙。 奢突不旋踵,罹毒理则那。 孔仪交优游,冶死已有馀。 囊瓦秉国程,宛爇已不居。 君一臣则二,大易精义昭。 扶抑每不胜,天道时增忧。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杨柳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无常
注释: 折杨柳:指折柳送别。柳条细长柔软,易折断,因此折柳表示惜别。 弱柳三眠日:弱柳是柳的一种,三月三日折柳相赠,以示惜别。 流莺百啭时:流莺即黄莺,春天里最美丽的小鸟,它们鸣叫着飞来飞去,十分可爱。百啭即反复歌唱。 春风如有意:春风好像有情有意地吹拂着柳树。 摇曳忽成丝:柳条随风摇摆,好像变成了无数条纤细的绿丝。 花下银骢系(jī)马:在花儿下拴住马,让马儿休息。 月中玉笛吹
折杨柳 折柳连柳叶,叶傍柳枝生。 同心不同侣,因之传远情。 客子朝暮发,车马各在程。 东西各有路,行人何处行。 注释: 1. 折柳连柳叶,叶傍柳枝生:意思是折柳枝条时,柳叶随着枝条的生长而生长,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2. 同心不同侣,因之传远情:这里的“同心”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即思念、留恋;“不同侣”指的是与恋人或朋友分离。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心有千千结,也要将这份情感传递下去。 3. 客子朝暮发
【注释】 《折杨柳歌辞》,唐教坊曲,属“大石调”。本题是乐府旧题。这首诗是写征人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有言未尽中心曲,长条难系斑骓足。望中不见远行人,河桥摇曳伤心绿。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思诗。诗的前两句是说:你那未尽的话语还在我耳边回荡啊;长长的柳条也拴不住我的脚了。“有言未尽中心曲,长条难系斑骓足。”诗人通过一个侧面,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的思念与关切的心情。“望中不见远行人
【注释】 含泪:眼泪。南浦:送别之地。“折柳”是古代送别的风俗,把柳枝折下插在头上表示惜别。杨柳最无情:古人以为杨柳无心,随风而摇,故有无情之说。离别苦:形容离别的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折杨柳”的习俗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无情”的杨柳来反衬朋友的深情厚谊。 第一句写诗人含着眼泪目送好友离去的情景,第二句写送别地点是南浦,即送别之处。第三句说杨柳树最无情
【注释】:折柳,古人送别时折柳枝以表依依不舍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千丝与万丝”,比喻离别之情深重难舍。“却向何时归?”是说此时此地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
【注释】 1. 折杨柳:即折柳送别的典故,古人常在离别时折柳相赠。 2. 袅袅金堤柳:金堤是古代的一条堤,这里泛指长堤上杨柳树;袅袅,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 3. 三春:春季三个月的总称。渐,逐渐。 4. 新声传洛下:洛阳是当时的首都,这里指的是新曲传入洛阳。 5. 旧恨忆河桥:河桥,古黄河上的桥梁,这里指的是过去曾经有遗憾的地方。 6. 妾意愁飞絮:飞絮,柳絮,比喻女子的思念和忧愁。 7.
注释: 1. 折杨柳歌:即《折杨柳歌辞》,乐府曲名,内容多为表达离别之情。 2. 美酒白玉壶:形容酒非常醇美。 3. 高树白头乌:指乌鸦栖息在高树上,羽毛呈白色。 4. 壶空乌不去:比喻好酒不常,而知音难求。 5. 弹尽大秦珠:形容弹琴技艺高超,把琴弦都弹断了,但还不肯罢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饮酒、听琴的场景,传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深留恋和无尽思念
折杨柳歌三首 【其一】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译文:柳条有三丈长,明天是清明时节。江南的小姑娘小孩子们,采集柳条制作流苏结。 注释:柳条、流苏结:都是古代女子在清明节时制作的饰品。 赏析:“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通常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而“折柳赠远”则是古人表达思念之情的一种方式,因为柳树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所以用柳条作为礼物
折杨柳歌五首 白羽照秋月,丽服明春风。 朝来试马蹄,踯躅垂杨东。 注释:白色的羽毛映照着秋夜的明月,华丽的服饰在和煦的春风中显得格外鲜艳。早晨,我试着骑着马儿奔驰,来到了杨柳依依之处。 译文:白色的羽毛映照着秋夜的明月,华美的装束映衬着春天温暖的阳光。清晨,我骑上马儿奔跑,来到了杨柳依依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骑马驰骋于春日里的景象。诗中“白羽照秋月,丽服明春风”两句
【注释】: 苍鹰:指猎鹰。飞飞:飞翔。雀劳利:一种鸟名,这里比喻小鸟。逢之下得计:比喻猎鹰高飞,而猎手却能从低处射中它。 【赏析】: 这首短诗以苍鹰与小鸟的较量为题,通过生动、鲜明的对比手法,揭示了猎者在狩猎活动中的机智和狡诈。全诗语言简炼,意境优美,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理解时可从全诗的主旨入手,结合诗句中关键词语分析概括。“宝马鸣春风”一句是说宝马在春风中长鸣。“马上人如龙”一句是说马上的人像一条龙。“下马道姓名”一句是说下马后要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名字,即说自己是广平王。 【答案】 译文:宝马在春风中长鸣,马上的人像一条龙。下了马,我要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名字,我是广平王。 赏析
【注释】: 南涧:南边的山涧。 龙出渥洼中:指汉武帝时,天降神龙于池中。 万人皆辟易:指汉武帝时,有一人见此情景,吓得后退数步。 【赏析】: 这是一首咏马的诗。诗人通过写“放马在南涧”这一动作,生动描绘了一匹骏马在主人面前自由奔跑、驰骋的情景。诗的前二句以动衬静,以“折杨柳歌五首”来烘托马的欢快、矫健。诗的后二句,以“龙出渥洼中”来渲染其神采飞扬,气势不凡。最后
注释: 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 河南:指南方地区。 杨柳郁森森:形容杨柳茂盛的样子,郁森森形容树木茂密、高大。 蕃汉: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族。 二域:指南北两个地区。 春风无两心:春风没有两样的心,即春风不分民族,都给两地送去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杨柳"为意象,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杨柳繁茂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南北地区的杨柳风貌
折杨柳歌五首 第一折杨柳 左手执大弓,右手结软辔。抽出腰间刀,深深勒燕山字。 注释:左手握着强健的弓,右手系着柔软的缰绳。抽出腰下的佩刀,深深地刻上“燕”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勇士在燕山脚下准备战斗的场景。他左手紧握强健的弓,右手握住柔软的缰绳,象征着他的决心和勇气。腰间的佩刀深勒燕山字,象征着他对敌人深深的仇恨和决心。 第二折杨柳 左手把强弓,右手结柔辔。抽出腰间刀,深勒燕山字。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