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薇省散鸣珂,把袂都亭奈别何。
驻马白华河上近,渡江红叶雨边多。
蓟门砧动催鸿雁,苕水帆归掠芰荷。
惟羡君家兄弟好,凤池岁岁沐恩波。
【注释】:
朱舍人,指唐宣宗时的宰相李德裕。
吴门之役,指唐代李德裕在浙西任节度使时,曾讨伐过吴地的叛乱。
河间官舍,指李德裕任河中节度使时所居之处。
采舍人,指李德裕之子李溶。
都亭,古代官署名,为长官办公之所。
薇省,指御史中丞官署所在地。
鸣珂,指皇帝的车驾声。
白华,即白鹭洲,位于今江苏苏州市西南长江边,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
苕水,又称苕溪,源出安徽,流经杭州至桐庐县,入钱塘江。
凤池,指翰林院。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首联“西风薇省散鸣珂,把袂都亭奈别何”,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送别的画卷。西风萧瑟,秋气袭人,微风拂过薇省(御史台),发出阵阵声响,如同鸣珂玉佩一般悦耳动听。都亭官舍前,两人依依惜别,难以割舍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驻马白华河上近,渡江红叶雨边多”,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诗人驻足白华河上,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又渡过江去,只见红叶满地,如雨般飘落。这里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丽,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颈联“蓟门砧动催鸿雁,苕水帆归掠芰荷”,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繁忙景象。蓟门传来砧声,催促着飞鸿远翔;苕水之上,帆船归来,掠过荷叶荷花。这些景象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繁华热闹,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尾联“惟羡君家兄弟好,凤池岁岁沐恩波”,诗人最后以羡慕之词收束全诗。他衷心祝愿友人家中兄弟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同时希望他们能够在凤池(即翰林院)得到皇帝的恩宠和庇护。这一愿望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