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胡骑牧临洮,僰道山川转节旄。
独主进兵探虎穴,尽排和议说龙韬。
两河障垒临关险,十月边烽出塞劳。
今日将军谁断臂,知君不厌陇山高。

闻叶中丞复自洮州移镇甘肃奉寄

初闻胡骑牧临洮,僰道山川转节旄。

独主进兵探虎穴,尽排和议说龙韬。

两河障垒临关险,十月边烽出塞劳。

今日将军谁断臂,知君不厌陇山高。

注释:

  • 区大相,号海目,广东高明人,明代岭南大家。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后调任南太仆寺丞,因病辞官归家,卒于家中。
  • 胡骑:指北方的胡人骑兵。牧:指驻扎。临洮:地名,今甘肃省境内。
  • 僰道:地名,位于今四川宜宾一带。节旄:古代军队行进时手持的指挥旗。
  • 独主:独自领导。进兵:进军。探虎穴:形容深入敌阵或困难重重的地方。
  • 和议:指的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龙韬:古代兵书的名称,这里比喻高明的策略或智谋。
  • 两河:指黄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地区。障垒:用于防御工事的土墙或石块堆砌成的障碍物。关险:关口和险要之地。
  • 十月:指的是秋季的十月。边烽:边防上的烽火台发出的信号。
  • 今日将军:指现在的将领。谁断臂:谁愿意放弃手臂。比喻不惜一切代价。
  • 陇山:在今甘肃省南部,是秦岭的一部分。高:地势高。

赏析:
这首诗是区大相对明朝将领叶中丞在洮州(今甘肃省)移镇甘肃后所写的一首奉赠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叶中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边疆将士忠诚勇敢的敬佩之情。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