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连碧虚,上有轩辕居。
丹台久芜没,何客此结庐。
结庐独长往,早发金庭想。
高揖曹阮辈,炼药恣偃仰。
紫房闭绿苔,清涧袅云来。
丹井昔常洁,瑶宫今始开。
自为黄山客,醉拂黄山石。
兀然发孤啸,千峰敛暮色。
何时启石关,投足遍人寰。
意欲穷九有,归卧云松间。
君去亦多时,君来何太迟。
容成与浮丘,招手白云期。
昔落风尘里,名姓在人耳。
今返烟霞际,悠然与终始。
三十二莲峰,荡漾金芙蓉。
归来当见忆,云鹤许相从。
诗句如下:
黄山连碧虚,
上有轩辕居。
丹台久芜没,
何客此结庐。
翻译如下:
黄山如同一片碧蓝的虚空,山巅上有着古老的轩辕居所。曾经的丹台现在已经荒废了,为何有客人在此建造小屋?独自在那里隐居,早早地就向往金庭。向高辈致敬,炼药自得其乐。紫房关闭绿苔,清涧中云来烟绕。丹井昔常洁,瑶宫今始开。自为黄山客,醉拂黄山石。兀然发孤啸,千峰敛暮色。何时启石关,投足遍人寰。意欲穷九有,归卧云松间。君去亦多时,君来何太迟。容成与浮丘,招手白云期。昔落风尘里,名姓在人耳。今返烟霞际,悠然与终始。三十二莲峰,荡漾金芙蓉。归来当见忆,云鹤许相从。
注释如下:
- 区大相(1497-1560)明代广东高明区人。字用儒,号海目。
- 《送吴孝父归黄山》是一首古诗,出自《区大相集》。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有八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十六个字。
- 诗中提到的“黄山”指的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著名山脉。
- “轩辕居”是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居住的地方,象征着尊贵和神秘。
- “丹台”通常指道士修炼用的丹炉或炼丹台,这里暗示着修行和隐居的生活方式。
- “早发金庭想”中的“金庭”是指道教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象征着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 “紫房闭绿苔”描述了一个安静、简朴的环境,紫房可能是指道家的修炼场所。
- “云松间”表示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喧嚣,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 “容成与浮丘”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两个仙人,他们被描绘为能够召唤云雾的神奇人物。
- “风尘里”意味着过去的生活中充满了喧嚣和纷扰。
- “烟霞际”则表达了回到自然、远离尘世的理想状态。
- “云鹤”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高雅,是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寄托。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黄山、轩辕居、丹台、紫房等元素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