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役旋京邑,抱疴滞江津。
方同漳浦卧,讵乞茂陵身。
清川带霞岫,矗矗际高旻。
眷此中和月,陶我性情春。
夕霭被兰坂,香风散渚蘋。
灵鸟集灌木,碧浪吹游鳞。
言念孤游客,感物易伤神。
赏心莫与晤,长路杳无垠。
抚景叹行役,离居忧采薪。
岂伊玩物情,而忘王事勤。
但恐衰贱躯,不克拖朝绅。
傥遂乞还请,长此愿垂纶。

【注释】

奉役旋京邑:奉命回京城。旋,回到。

抱疴滞江津:身患疾病滞留在长江渡口。

方同漳浦卧,讵乞茂陵身:刚刚像张辽那样躺在漳浦,哪里敢像茂陵侯那样求取封侯之身(指汉武帝的侍从茂陵侯卫尉霍去病)?

清川带霞岫:清澈的山间小溪环绕着山崖。

高旻:高山上。

眷此中和月,陶我性情春:依恋这和谐美好的月光,沐浴这春天的气息。

夕霭被兰坂,香风散渚蘋:傍晚的薄雾笼罩着兰坂(地名),阵阵清风吹散了河洲上的苹草。

灵鸟集灌木,碧浪吹游鳞:灵巧的鸟儿聚集在灌木丛中,碧绿的波浪吹动着鱼群。

言念孤游客,感物易伤神:想到独自漂泊在外的游子,容易触动内心而忧伤。

赏心莫与晤:没有心情交谈。

长路杳无垠:漫长的道路看不到尽头。

抚景叹行役:看着自然景色感叹自己的奔波劳顿。

离居忧采薪:离家远行忧愁地为家里采薪。

岂伊玩物情,而忘王事勤:哪是只顾玩物之情,却忘记了朝廷的事务?

但恐衰贱躯,不克拖朝绅:只是恐怕自己身体衰弱卑贱,不能够胜任朝廷大臣的职务。

傥遂乞还请,长此愿垂纶:如果能够允许自己回去,我就希望永远垂钓于江湖之间。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赴任途中,描写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奉命回京时,身染疾病、滞留江津,心中十分郁闷;颔联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张辽那种安闲自得的生活态度的羡慕;颈联描绘诗人看到江边美景后的心情,他陶醉于自然的美中;尾联抒发了因年老体衰而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此诗作于诗人奉旨回京途中。“奉役”表明诗人受命前往京城,“旋”字说明刚到京城便又奉命出使。一“奉”一“旋”,写出了诗人奉命办事的忙碌。“抱疴滞江津”,诗人身患疾病,滞留在长江渡口,这是诗人此行最艰难的处境。“抱疴”二字,既写出了他的身体有病,更透露出诗人因身体不佳而不得不离开家乡的无奈心情。“方同漳浦卧,讵乞茂陵身”,意思是说刚刚像张辽那样躺着,哪有心思像茂陵侯那样求封侯。张辽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曾在曹操麾下屡立战功,被封为汉寿亭侯。茂陵侯则指西汉名将霍光,他曾在汉武帝的身边担任近臣,后来也被封为侯爵,所以诗人说他怎敢学茂陵侯那样求封侯呢!“抱疴滞江津”一句点明了诗人因病滞留在江津,这是诗人此行最为艰难的境遇。“清川带霞岫,矗矗际高旻”,意思是说清澈的山间小溪环绕着山崖,高耸入云的山峰直插天际。这两句诗用“清”、“带”“霞”“岫”“矗矗”“高旻”等词语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使人感到一种清新、明丽之美。“眷此中和月,陶我性情春。”意思是说依恋这和谐美好的月光,沐浴这春天的气息。“眷此中和月,陶我性情春”这句诗,既写了诗人的眼前景物,又写出了他内心的感受。“夕霭被兰坂,香风散渚苹”,意思是说傍晚的薄雾笼罩着兰坂(地名),阵阵清风吹散了河洲上的苹草。“夕霭被兰坂,香风散渚苹”这句诗,既描写出了眼前的景物,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灵鸟集灌木,碧浪吹游鳞。”意思是说灵巧的鸟儿聚集在灌木丛中,碧绿的波浪吹动着鱼群。“灵鸟集灌木,碧浪吹游鳞。”这句诗既写出了眼前的景物,又写出了诗人的感受。“夕霭被兰坂,香风散渚苹”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物、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而且通过写灵鸟、碧浪、游鳞等景物,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气氛。“言念孤游客,感物易伤神”,意思是说思念独自漂泊在外的游子,容易触动内心而忧伤。诗人此时身处江边,远离家乡,孤独无助,因而思念远方的友人,并因此触动内心而忧伤。“言念孤游客,感物易伤神”这一联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又通过写景抒情进一步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气氛。“赏心莫与晤,长路杳无垠。”意思是说没有心情交谈,漫长的道路看不到尽头。“赏心莫与晤”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可谈的,因为诗人此时正处在一种伤感之中。“长路杳无垠”的意思是指漫长的道路看不到尽头。“赏心莫与晤”一句既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又通过写景抒情进一步渲染了伤感的气氛。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四十六字。此诗起笔连用五个动词“奉”“抱”“方”“集”,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当时身患疾病、滞留江津的处境。“方同漳浦卧”,“讵乞茂陵身”,运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张辽那种安闲自得的生活态度的羡慕;“清川带霞岫”,“矗矗际高旻”,“夕霭被兰坂”,“香风散渚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灵鸟集灌木”,“碧浪吹游鳞”,用拟人、通感等方法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神妙。“言念孤游客,感物易伤神”两句,由景及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伤感。“赏心莫与晤”,“长路杳无垠”,最后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对仕途的无奈。全诗结构严密,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