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登眺与君同,万丈挥毫洒碧峰。
佳节偶为应内热,新篇连惠觉情浓。
名山到处多遗事,蜡屐何人识旧踪。
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风休惜鬓双蓬。
【解析】
(1)“昔年登眺与君同”,是诗人回忆当年登高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同社朋友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内心的感慨。
(2)“万丈挥毫洒碧峰”,是说诗人在登高时挥笔泼墨,写诗作赋,尽情地描绘着碧峰的美丽景色。这里,“万丈”是形容山峰之高,而“挥毫洒碧峰”则是诗人在山巅挥笔写下的诗句,表现了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3)“佳节偶为应内热”,这里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即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仍心系民间百姓的生活和福祉,愿意为百姓做点什么,这体现了诗人的高风亮节。
(4)“新篇连惠觉情浓”,这里的“新篇”是指诗人的新作,而“惠觉”则是指那些能领悟到其中深意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能够领悟其诗意的人们的感激之情。
(5)“名山到处多遗事,蜡屐何人识旧踪”,是说名山大川中有许多古迹,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古迹的历史渊源,只有那些穿着木屐的人才能发现并欣赏它们。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既表达了对古人足迹未尽的怀念,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6)“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风休惜鬓双蓬”,这里的“野菊未枯”是指重阳节还没有过去,而“鬓双蓬”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的自谦之词。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迈,但仍保持着旺盛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愿意像野菊一样在逆境中绽放光彩。
【答案】
译文:
我还记得从前我们一同登上高山,一起挥笔泼墨,将美景尽绘碧峰之上。今天重阳节到了,我也借这个节日向你们表达我的敬意之情。我写下新的作品,希望你们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我走过许多名山大川,发现了许多历史遗迹和古迹,可惜这些古迹都无人知晓。秋天来临了,不要吝惜你的白发,让它像野菊一样绽放出生命的力量。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当天写给同社的朋友们的一首七绝。首联回忆了当年与朋友们一起登高时的欢乐情景,表达了对同社朋友的思念之情;颔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仍心系民间百姓的生活和福祉,愿意为百姓做点什么,这体现了诗人的高风亮节;颈联表达了自己对能够领悟到其诗意的人们的感激之情;尾联则以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古人足迹未尽的怀念和自己保持旺盛精神和乐观心态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厚,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