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风光强半过,栖迟高枕欲如何。
夜来红雨千山落,留得春声杜宇多。

【注释】

敖山人:作者的朋友,名不详,字山人。

九十:这里指九十日。

栖迟高枕:谓在山中安闲自在。

红雨千山落:谓春雨如血,洒落在青山绿水之中。

春声杜宇:即杜鹃,其叫声似“杜宇”,故称。杜宇,鸟名,鸣声哀怨,多于暮春鸣叫,古人常以之比喻悲凄的音调或情意。

【译文】

九十天的光阴大半过去,山居闲适想怎样过呢?

夜来春雨纷纷洒落满山岗,留得多少啼苦的杜鹃声。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病后初愈时,友人问及病后的感想,因此写下这首诗。

首句写病后初愈,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九十”二字暗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落花”二字,言九十日光景已过一半,春天即将过去。“强半”二字则表明自己虽已病愈,但精神不振,懒散无为。“栖迟高枕”,语出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高枕”是说躺在高高的枕头上,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这句说自己在山中安闲自在地躺着,没有什么事情要去做。

二句写自己虽然病愈,但精神不振,无所作为。“欲如何”,犹言该怎么办?“栖迟”与“欲如何”之间,有转折关系;“强半”与“栖迟”之间,有递进关系。“高枕”与“栖迟”之间,有对比关系。“栖迟高枕”,实写自己的悠闲自得,“欲如何”,虚写自己的无所作为。“欲如何”三字既表现了病愈后的闲逸心情,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三、四两句写夜来春雨洒落满山岗,留得多少啼苦的杜鹃声。“红雨”即春雨,是红色的。“红雨千山落”,形象描绘春雨洒落的景色。“留得春声杜宇多”,是说夜来春雨洒落满山岗,杜鹃啼声传遍山林,使人们听到杜鹃的啼声而想到杜鹃的叫声似“杜宇”。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杜鹃的啼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清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