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频闻殷殷雷,荒村昼雨似浮埃。
石潭骤起蛟龙蛰,松谷遥惊鹳鹤回。
覆垄荠菘青更嫩,出墙梅李白争开。
虽愁瘴疠乘时作,先喜春从天上来。
这首诗的译文是:
腊月里,雷声频频响起,荒村中,白天的雨像是浮尘。
石潭中突然冒出蛟龙蛰伏,松谷间传来鹳鹤惊飞。
覆垄的荠菜菘菜更加鲜嫩,出墙头的是早开的梅花和李花。
虽然愁闷瘴疠乘着时机而来,但首先喜悦的是春天从天而降。
注释与赏析:
- 癸卯: 古代用于纪年的干支之一,这里指代具体的年份。
- 腊月: 农历十二月,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
- 雷: 雷电,通常在雷雨天气时出现。
- 殷殷雷: 形容雷声隆隆,非常响亮。
- 荒村: 荒凉的村庄,可能因为战争、灾害等原因变得荒芜。
- 昼雨: 中午时分的雨,可能持续不断。
- 浮埃: 浮尘,形容雨下得很大,像尘埃一样覆盖了地面。
- 石潭: 石头上的水潭。
- 骤起: 突然发生。
- 蛟龙蛰: 传说中的蛟龙在冬眠,这里用来象征冬季的严寒。
- 松谷: 指的是松树林和山谷,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 鹳鹤: 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这里借指自然景观中的鸟类。
- 覆垄: 覆盖田地的垄沟。
- 荠菘青: 荠菜(荠菜)和菘菜(白菜)都是常见的蔬菜,青色表示新鲜。
- 出墙: 出自院墙,这里可能指的是庭院内的花卉。
- 梅李: 梅花和李花,春天的象征。
- 瘴疠: 瘴气和疾病,这里比喻恶劣的环境。
- 乘时作: 根据季节变化而出现。
- 先喜: 表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这首诗通过描述腊月的气候特征——频繁的雷声和连绵不断的雨,展现了农村在冬日的景象。同时,通过对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