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春笋楚江鱼,北野黄羊恐未如。
老来更厌江鱼美,食笋山中乐有馀。

【注释】

食笋:指以竹笋为食

楚山:指湖南洞庭湖一带的山峦。春笋:即春笋,是春季新长成的竹笋。

鱼:指长江中产的鲤鱼,又名“江鲤”。

北野黄羊:指北方草原上的黄羊。恐未如:恐怕不如。

老来:指年岁已高的诗人。更厌:更加厌恶。

乐有馀:指以竹笋为食的乐趣非常充足。

【译文】

春天里洞庭湖畔的山峰上冒出了嫩绿的竹笋,洞庭湖中游动着肥美的鲤鱼。北方的草原上生长着肥壮的黄羊,恐怕也赶不上这些美味。年老的人更喜欢吃竹笋,吃竹笋在山中生活很快乐,这乐趣非常充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情趣,诗中的“食笋”即指以笋为食。诗人对笋的偏爱,不仅因为笋味鲜美、营养丰富,还因为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食材。

首句“楚山春笋楚江鱼”,诗人用“春笋”和“江鱼”两个意象来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楚山春笋指的是春天时,洞庭湖畔的山峦上冒出的嫩绿色竹笋。江鱼则是指长江中的肥美鲤鱼,这种鱼因产于长江而得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江南地区人们喜爱的水产珍品。这两个意象都代表着江南地区的自然美景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次句“北野黄羊恐未如”则转向北方草原,用“黄羊”这一意象来表达诗人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之情。黄羊是一种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野生羊种,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被视为珍贵的美食。然而,与江南地区人们所喜爱的鱼一样,黄羊也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珍稀动物,因此诗人用“恐未如”来形容自己对于南方美味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这句话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老来更厌江鱼美”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美食的钟爱。这里的“老来”指的是诗人已经年老体衰,而“更厌江鱼美”则意味着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对于家乡的美食——江鱼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于家乡美食的深厚情感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无法被替代。

最后一句“食笋山中乐有馀”则直接点明了诗人以竹笋为食的生活方式和乐趣所在。这里的“食笋山中”指的是诗人在山中生活时喜欢吃竹笋的习惯,而“乐有馀”则表明了这种习惯所带来的乐趣非常充足。这句诗通过对竹笋这种美食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于山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之情。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对自然美景和文化特色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于不同地域美食的钟爱之情和对于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它也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