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望长道,车马何阗阗。
白日殷轻雷,飞尘若为烟。
周人好商贾,锥刀争贸迁。
赵女夸绮服,跕蹝弹鸣弦。
营营苦不足,衣食思华鲜。
奔涛日东注,何由为静渊。
【注释】
出门望长道:出外远行,望着漫长的道路。 殷:明亮,灿烂。轻雷:春雷。 飞尘:飞扬的尘土。若为烟:像烟雾一样。周人:指西周人,当时居住在西方。商贾:商人。 锥刀:用锥和刀做的工具,比喻微不足道的财物。贸迁:交易,买卖。赵女:指赵国的女子。跕蹝:形容女子轻盈地跳着舞。鸣弦:弹奏琴瑟的声音。营营:忙碌的样子。苦不足:辛苦得不够。衣食思华鲜:衣服食物都追求华丽精美。奔涛:波涛汹涌的江水。日东注:太阳往东方流去。何由:怎么能够。静渊:平静深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西周商人和赵国女子的繁忙生活及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否定态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奢侈生活的不满。全诗共八句,可分三段,第一段四句,写远行者所见之景;第二段四句,写远行者所闻之景;第三段四句,写远行者所感之事。
开头两句“出门望长道,车马何阗阗。”写远行者在大道上远望的情景。“出门”,说明他已离家多时,“望长道”表明他的目的地遥远。“车马”指出行的车马,“何阗阗”是说车马很多,声音嘈杂。这两句描绘出了一种繁忙的景象,也暗寓了诗人内心的不安。
中间两句“白日殷轻雷,飞尘若为烟。”继续写远行者所看到的景象。“白日”是指明亮的太阳,而“轻雷”则是春天雷声轻柔、频繁的意思。这里诗人用“殷”来强调雷声的响亮,表现出了春日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飞尘”则是指飘浮的尘土,“若为烟”则是说这些尘土就像烟雾一样。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后四句则转入写诗人自己的感受。“周人好商贾,锥刀争贸迁。”这里的“周人”指的是西周人,他们善于经商做生意,“锥刀”则是指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如锥子和刀子等。诗人在这里用反诘的语气,批评了西周人的商人行为,认为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像是争夺贸易一样,充满了竞争和贪婪。“赵女夸绮服,跕蹝弹鸣弦。”这句则是说赵国的女子们喜欢穿华丽的衣服,她们还擅长跳舞,一边跳舞一边弹奏琴瑟的声音。“营营苦不足”一句则是指她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并不知足,总想着追求更多的财富和享受。最后一句“衣食思华鲜”则是说她们总是想要拥有更多的美食和衣物。
结尾四句“奔涛日东注,何由为静渊?”则是诗人对前面所描述情景的总结与感慨。“奔涛”是指波涛汹涌的江水,“日东注”是说太阳往东方流去。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喧闹繁华的生活的无奈和失望。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虽然看似热闹但却没有真正的意义,只有那些安静深沉的生活才是值得珍惜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周商人和赵国女子的忙碌生活以及对远行者的劝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简朴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社会的一些特点,如商人的活跃和经济的繁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