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霭春城暮,潮平荻岸迷。
月生珠海上,人立板桥西。
静数渔灯过,遥听水鸟啼。
良宵自难寐,不是怨孤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江楼望水》。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 珠江待月:珠江,即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这句诗描绘了珠江两岸的景象。
- 烟霭春城暮:春城,指春天的城市,这里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城市。烟雾笼罩着城市的傍晚时分。
- 潮平荻岸迷:潮水涨平后,水面上的芦苇摇曳不定,使得岸边显得模糊不清。
- 月生珠海上:月亮从珠海(珠江口)升起,照亮了水面。
- 人立板桥西:有人站在木板桥的西边等待。这里的“板桥”可能是指木制的桥梁。
- 静数渔灯过:静静数着渔船划过水面时的灯光。
- 遥听水鸟啼:远远地听到水鸟的叫声。
- 良宵自难寐:美好的夜晚让人难以入睡。
- 不是怨孤栖:不是在抱怨孤独地居住在这里。
译文:
在珠江口等待月亮升起,烟雾笼罩着城市的傍晚。潮水涨平后,水面上的芦苇摇曳不定,使得岸边显得模糊不清。月亮从珠海(珠江口)升起,照亮了水面。有人站在木板桥的西边等待。悄悄数着渔船划过水面时的灯光。远远地听到水鸟的叫声。美好的夜晚让人难以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诗描述诗人在珠江畔的夜晚景象和心情。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珠江口的宁静、美丽与孤独。”烟霭春城暮” 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城市美景;而 “潮平荻岸迷” 则表现了潮水上涨时,江边的芦苇变得模糊。”月生珠海上” 捕捉了月亮初升时的美丽画面,而”人立板桥西” 则表达了诗人独自等待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夜晚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