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频送客,麦秋梅雨天。
风吹木兰桨,荡入素馨田。
正好寻良友,如何醉别筵。
潮平将夜半,酒罢月娟娟。
诗词原文:
泛舟送别从化令楼日生还浙
草长频送客,麦秋梅雨天。
风吹木兰桨,荡入素馨田。
正好寻良友,如何醉别筵。
潮平将夜半,酒罢月娟娟。
注释解释:
- 草长频送客:形容草原茂盛,频繁地迎接客人。
- 麦秋梅雨天: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梅雨季的景象,麦子在秋季成熟,而雨水使得天气湿润。
- 风吹木兰桨: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女性英雄,她擅长使用木制桨作为武器。这句话意味着风轻轻吹动着木兰桨,仿佛在为即将离去的人送行。
- 荡入素馨田:素馨是一种香气宜人的花朵,这里指代了离别后希望彼此的思念如同这芬芳一般,能够随风飘送到对方身边。
- 正好寻良友:表示现在正是寻找知心朋友的好时机。
- 如何醉别筵: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既期待又不舍,想要在酒宴中尽情享受与友人相聚的时光。
- 潮平将夜半:潮水平静,夜色已深。暗示离别的时刻已经临近。
- 酒罢月娟娟:意味着酒宴结束,月光明亮如画。这里的“月娟娟”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
赏析:
该诗作通过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幅别离时的静谧画面。诗人用“草长”、“麦秋”、“梅雨”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带着几分忧伤的自然环境。其中“风吹木兰桨”,不仅富有想象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此外,“正好寻良友”及“如何醉别筵”,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别离时的复杂情绪。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