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邑连江楚,干戈接近邻。
遗黎犹有几,故老孰相亲。
地僻花开晚,山寒树不春。
时闻勤问俗,辛苦受清贫。

【注释】

岩邑连江楚:岩邑即今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边。楚地,指楚国。

干戈接近邻:干戈,兵器。邻是近邻的意思。

遗黎犹有几:遗黎,被战争祸害的百姓。几,很少,一点点的意思。

故老孰相亲:故老,年高德重的人。孰,谁。亲,亲密。

地僻花开晚:花,开花,比喻政治清明,民生安定。

山寒树不春:春,春天。比喻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时闻勤问俗:勤问,勤于询问。

辛苦受清贫:辛苦,辛勤。清贫,贫穷。

【译文】

我寄居在靠近长江的湖北宜都,战乱频仍,国难当头。

幸存的百姓还剩下几个?年长的老人还能互相亲近吗?

因为地方偏远,花开得晚;因为山高路远,树木不能发芽。

时常听到他们勤奋地询问民间的风俗习惯,生活十分清苦。

【赏析】

诗人以自己流寓他乡、身处乱世的身世为背景,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怀。前四句写自己流落异乡的境况,后四句写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地僻花开晚,山寒树不春”二句,写景之景,亦含哲理:只有国泰民安,才有百花争艳;也只有国泰民安,才能有繁茂葱茏的林木。而现实却是相反,“遗黎犹有几,故老孰相亲?”这两句中“遗黎”、“故老”是两个关键词,前者指的是战争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后者则是指那些年长且德高望重的老者。这两个词组共同描绘了一幅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社会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造成的痛苦记忆与深刻反思。

“地僻花开晚,山寒树不春。”诗人将这种景象与国家的兴衰命运联系起来,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的“花”、“树”分别象征着繁荣昌盛与凋敝衰落,“晚”、“不春”则分别代表了时间流逝与生机未现。因此,诗人用这两句诗来强调国家的政治清明与否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家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昌盛。

现实中的国家却并非如此,反而常常面临着战乱与动荡的威胁。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和不安。他通过这两句诗来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安宁的时光,不要辜负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期望。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