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思来中,解之以书书不通。郎且绝意倚酒卮,洒泪相将帐为篷。
漏刻何心悬悬空,灯花何事等等红。我在何处问天公,塞上中原一残丛。
暧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友人聊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
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都是截情成苏李,明妃马背辞帝里。
绿珠楼下随石氏,居士闻之大笑矣。

【注释】

《行路难》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本诗为作者遭谗见弃、失意困厄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强烈的忧愤之情。

中:心中,指内心。

解之:解释,理解。

酒卮:古代一种饮酒器具,形状像酒壶。

洒泪:眼泪流个不停。

漏刻:古代计时器,以铜壶盛水,壶中有刻,壶底有箭,箭上标有刻数,当壶中的水漏尽时箭也射完,即一昼夜时间。

灯花:油灯芯烧焦后结成的花状物。

问天公:问苍天。

塞上:边塞上。

残丛:衰败的草木丛生的地方。

暧暧:阴云密布的样子。

阵云:浓云密布。

二地机声:指边塞上的声音,如号角、鼓声等。

聊:暂且。

局局麻耶纸:指书信,局局麻是古时写信用的笺纸名。“耶”字音同“邪”。

局局麻耶纸:指书信,局局麻是古时写信用的笺纸名。“耶”字音同“邪”。

麻耶纸:古时写信用的纸。麻,指粗麻布做的纸张。耶,指用麻布做的纸。“耶”字读yé。

奈何奈何:无可奈何。

截情成苏李:指因受挫折而改变初衷。苏秦、李斯都是战国时著名纵横家,他们因游说六国联合抗秦未成,于是转而游说秦国,使秦国最终灭掉了六国统一天下。

明妃:王昭君,西汉人,曾入匈奴为阏氏(王后),后人称她为昭君或明妃。

马背辞帝里:指出塞。马背上离开故都长安。

绿珠楼下随石氏:绿珠,晋石崇的妾,石崇被诛后,绿珠投井自杀。

居士闻之大笑矣:指张九龄被排挤出京后,唐玄宗听说后大笑。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长安应试落第之后,当时他虽被贬谪到南方,但心情抑郁不平,借抒写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全诗语言质朴通俗,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第一首前四句写自己的心境和处境。“忧思来中,解之书不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郁闷;“郎且绝意倚酒卮,洒泪相将帐为篷”,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共饮消忧的情景。“漏刻何心悬空,灯花何事等等红”,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的感慨。“我在何处问天公,塞上中原一残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第二首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暧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写出了边塞上的夜晚景色和战争气氛。“友人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第三首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在京城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暖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描绘了京城夜晚的景象和战争气氛。“友人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第四首前四句写诗人与朋友的对话,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暖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描绘了京城夜晚的景象和战争气氛。“绿珠楼下随石氏,居士闻之大笑矣”,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嘲笑和自己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受到排挤、打击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自己才华的失望和绝望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