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夜色,且醉扶红袖,倚楼横笛。唤起玉龙,斜月鳞鳞晓星摘。回首故人天际,欲书寄瑶华无笔。谁共我、枕石山中,霜冷露盈席。
南国,音信寂。纵千里相思,方寸堆积,悲吟当泣。不是思君定谁忆?犹记一枝送影,香梦人、罗浮空碧。奈可翠禽叫转,不归也得。
【注释】
暗香:即《梅花》词。
扶红袖:手捧红色的袖子。
玉龙:指天上的银河,暗喻银河。
鳞鳞: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斗宿的别称。
瑶华:美玉。此处借指书信。
枕石山中:典出《晋书·王羲之传》,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隐居会稽山阴,喜爱鹅池旁的石头,常卧于其上习字。后泛指隐士。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空碧:形容月光皎洁如玉。
翠禽:青鸟,传说为传递消息的使者。
【赏析】
此词是一首写梅词,以“暗香”二字点题,并借咏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上片开头两句:“凄凄夜色,且醉扶红袖,倚楼横笛”,描写了作者深夜醉酒之后独自在楼上吹笛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写“醉”、“扶红袖”、“倚楼横笛”,描绘了一幅寂静、清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唤起玉龙,斜月鳞鳞晓星摘。”这两句诗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亮与星星比喻成“玉龙”和“鳞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下片开头两句:“回首故人天际,欲书寄瑶华无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要写信寄给故人,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具来书写。接着两句:“谁共我、枕石山中,霜冷露盈席。”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希望有一个人能够与他一起在山中过上隐居的生活,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结尾两句:“南国,音信寂。纵千里相思,方寸堆积,悲吟当泣。”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虽然身处南国,但却没有收到亲人的音信,这使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断地努力着。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的才华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