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晚又鸡晨。最恼离人。添花补柳为谁春。飞鹊镜中妆态减,窗锁朱尘。
璧月几回新。惯照眉颦。青山隐隐水粼粼。万水千山经岁别,远似星津。
译文
黄昏时分,鸟儿归来;清晨又见,鸡儿报晓。最让人烦恼的,还是那些离别的人啊!他们用鲜花和绿叶来弥补春天的空缺。镜中的鹊鸟,也失去了往日的装饰,窗子被锁住,尘封在朱红的门帘里。
月亮像新磨的玉璧,几度照映着女子的眉梢。她习惯了这样的月色,照着她皱起的眉头。青山隐隐约约,水波粼粼。虽然有万水千山之遥,但每年春天都会重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篇充满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首句“鸦晚又鸡晨”便将时间推移至黄昏、黎明之时,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天中时间的流逝。而“最恼离人”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的痛苦。接下来,诗人以“添花补柳”这一动作为线索,展现了主人公对春日美景的渴望。然而,当这些美好无法与离人相伴时,却显得如此无趣。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的两句“飞鹊镜中妆态减,窗锁朱尘”,则是从视觉和感官角度对离别的描绘。飞鹊在镜中的形象不再美丽动人,窗前的朱红尘埃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与孤独。
最后两句“璧月几回新,惯照眉颦。青山隐隐,水粼粼。”则是对离别后的思念和期待进行了描绘。月光如新磨的玉璧般明亮,它照耀着女子的眉梢,仿佛能抚平她的忧愁。青山虽远,但每当看到它,心中便涌起一股温暖。水波粼粼,仿佛是远方亲人的身影,让人不禁心生向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诗中的比喻和意象运用得当,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