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滇南云幕野。漕溪寺里梅开也。绿萼黄须香趁马。携翠斝。墙头沽酒桥头泻。
江上明蟾初冻夜。渔蓑句好真堪画。青女素娥纷欲下。银霰洒。玉鳞皴遍鸳鸯瓦。
《渔家傲·滇南月节》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先写景后抒情,先写滇南十一月的景象,再写自己赏梅的兴致;下片先写景后抒情,先写江边明蟾初冻夜的情景,再抒自己赏月的情怀。
【注释】:
- 滇南:云南南部,泛指云南。
- 云幕野:指云雾弥漫的原野。
- 漕溪寺:在云南大理,相传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
- 梅开也:即梅花开了。
- 香趁马:指梅花香气袭人。
- 携翠斝:拿着酒壶。
- 墙头沽酒:指在寺庙墙上买酒喝。
- 桥头泻:指在桥上卖酒。
- 江上明蟾(yuān)初冻夜:指初冬的夜晚,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
- 渔蓑句好真堪画:形容渔翁捕鱼的样子非常好。
- 青女素娥纷欲下:青女、素娥,都是仙女。这里指月亮。
- 银霰(xiàn)洒:银白色的雪花像雨点一样洒落下来。
- 玉鳞皴(cūn)遍鸳鸯瓦:玉鳞,形容瓦上覆盖着如鱼鳞一样的雪被。皴,同“皴”,皮肤皱褶。鸳鸯瓦,用鸳鸯形状装饰的瓦当。
【赏析】:
此词描写了云南高原的冬季景象及自己的赏心乐事。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先写滇南十一月的景象,再写自己赏梅的兴致。起首二句描绘了一幅云海茫茫的高原冬景:十一月的滇南高原,云烟缭绕,原野苍茫。“漕溪寺里梅开也。”在这样一片云海之中,有一座寺院叫漕溪寺,那里正盛开着梅花。“绿萼黄须”三句,既写梅花的颜色,又写梅花的香味:“绿萼”“黄须”。这两句是说:绿萼般的花蕊,黄色的花蕊,都散发着沁人的清香,仿佛在赶路一般飘到人们的马蹄前。“携翠斝(jiǎ)。”翠斝,是盛酒的酒器,所以作者提着酒壶来赏梅。“墙头沽酒桥头泻。”在寺庙的墙上买酒喝,在桥上卖酒喝。
下片先写江边明蟾初冻夜的情景,再抒自己赏月的情怀。“江上明蟾初冻夜。”意思是说,这时正是初冬之夜,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倒映在江面,犹如明月刚从天上掉下来一般。“渔蓑句好真堪画。”渔夫披着蓑衣,划着小船,在江边捕鱼。他的动作和神态,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青女素娥纷欲下。”“青女”和“素娥”,都是仙女。她们纷纷来到人间,似乎要下来过冬似的。“银霰洒。”银白色的雪花像雨点一样洒落下来。“玉鳞皴(cūn)遍鸳鸯瓦。”玉鳞,形容瓦上覆盖着如鱼鳞一样的雪被。“玉鳞皴遍鸳鸯瓦”。这是说,屋顶上盖满了像鳞片一般的白雪,而屋檐上的瓦当则像一对鸳鸯,十分漂亮。
这首词通过描绘滇南高原的冬日景象,表达了作者欣赏自然美景时的喜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滇南高原冬季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祖国河山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