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滇南娱岁晏。家家玉饵雕盘荐。安息生香朱火焰。槟榔串。红潮醉颊樱桃绽。
苔翠氍毹开夜宴。百夷枕粲文衾烂。醉写宜春情兴懒。妆阁畔。屠苏已识春风面。
【注释】
- 渔家傲:词牌名。
- 娱岁晏(yù xuē lián):欢度年终。
- 玉饵(ěr):用珍珠、琥珀等制成的食品,这里指果脯之类。
- 雕盘:雕刻有花纹的盘子,形容饮食精美。
- 安息:香炉。
- 生香:香气。
- 朱火焰:红色的火光。
- 槟榔串:槟榔叶做的一串珠子。
- 潮:涨潮,这里指红潮,即脸颊泛红。
- 苔翠:青苔的颜色。
- 氍毹(qúsū):地毯。
- 百夷:云南少数民族之一。
- 枕粲(càn):枕头上绣花。
- 文衾(qīn):绣花的被褥。
- 屠苏(túsū):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避瘟疫、求长寿的药酒。
【译文】
十二月在滇南欢庆岁末。每家每户都用珍珠琥珀做成的食品供奉神佛。香炉里生香,红光四溢,人们喝得酩酊大醉,脸上都泛起了红潮。槟榔串一串一串地挂在床头。满颊通红的醉人,仿佛樱桃一样绽放。
夜晚,地毯铺开,举行盛大的宴会。各种民族枕边绣花的被子和绣花的被套,五色斑斓,美不胜收。醉酒的人们兴致勃勃,写诗吟唱着春天的美好。妆台上的镜子畔,屠苏酒已经尝过了,春风拂面,温暖而惬意。
【赏析】
此词是一首描写滇南地区过年过节时热闹场景的词,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词的上片,先点明“十二月”时间,然后从“家家玉饵雕盘荐”写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精美的美食招待神灵。这里的“玉饵”,指的是用珍珠等贵重材料制成的果脯之类的食物,是祭祀神灵的供品。“雕盘”,则是指雕刻花纹的盘子,用以装盛这些美食。这里的“家家”一词,既强调了“年年”、“月月”都有这样的习俗,也表现了这种风俗的普遍性和普及性。接下来的“安息生香朱火炎”两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风俗的具体形式,即在祭祀神灵之前,先要在香案前摆放好各种供品,点燃香炉,香烟缭绕,气氛庄重而肃穆。
词的下片,首先描绘了节日夜晚的热闹场景。从“苔翠氍毹开夜宴”开始,先写室内的布置,铺设了青苔色的地毯,为的是让客人更舒适地坐下。接着又写室外的景色,“百夷枕粲文衾烂”,“百夷”,即云南的少数民族——白族。“枕粲”,意为枕头上绣有花朵,“文衾”,则是绣有花纹的被子。这句的意思是说,白族的人们把五彩的绣花被褥铺在床头枕边,以待客人到来。这里的“烂”,是形容词后缀,用来描绘被子绣工精细、色彩斑斓的样子。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节日夜晚的活动场面:“醉写宜春情兴懒。”意思是说,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纷纷挥笔赋诗,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宜春”,是指春天,也是词人自谓的名字。而“兴懒”,则是说大家兴致不浓,懒洋洋的。
通过对滇南地区过年过节时热闹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地方特色的热爱之情。词风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