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结实柳花繁,寒气初降晓日温。
陇上鹃传三月语,枝头风到几花番。
新烟燧改家家火,扫墓人归处处村。
周野小梅青草长,杏饧麦粥怅黄昏。
《清明》
桃花结实柳花繁,寒气初降晓日温。
陇上鹃传三月语,枝头风到几花番。
新烟隧改家家火,扫墓人归处处村。
周野小梅青草长,杏饧麦粥怅黄昏。
译文:
桃花盛开柳絮飘落,寒气初升太阳温暖。
陇山上杜鹃声声啼叫,树枝随风摇曳花瓣纷飞。
炊烟升起家中灯火通明,扫墓的人们归来村庄。
田野上的小梅青青草地,杏糖和麦粥让人愁绪满腔。
注释:
- 桃花结实:指春天桃花盛开时,花朵结果实。
- 柳花繁:指春天柳树开的花繁多。
- 寒气初降:形容春天开始时的寒冷天气刚刚来临。
- 陇上鹃:指在陇山上的杜鹃鸟。
- 三月语:指杜鹃鸟在春天的三月里发出的声音。
- 枝头风到:形容春风拂过树枝的景象。
- 新烟隧:指新的炊烟从烟囱中升起。
- 扫墓人:指去墓地打扫墓地的人。
- 周野:指周围的田野地区。
- 小梅:指田野上生长的小梅花。
- 青草长:指草地上青草茂盛地生长。
- 杏饧:指用杏子做成的糖果。
- 麦粥:指用小麦煮成的粥。
- 怅黄昏:指因为思念而感到惆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活动,通过对桃花、柳花、杜鹃、春风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扫墓、炊烟、杏饧、麦粥等元素,也反映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动人,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