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生峄杨颠,枝叶何猗猗。
下盘千仞谷,上干青云霓。
涓旷一见录,投漆縆清丝。
泠然扬妙曲,宁谓知音稀。
【注释】:
庭中:庭院。桐:指梧桐树,古代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所。峄杨:即峄阳树,生长在峄山之阳,故称。颠:高高耸立。何猗猗:多么茂盛啊。下盘:树木的根部。千仞谷:深不可测的山谷。上干青云霓:直插云霄的彩虹。涓旷:指贤人隐居之地。录:《论语》中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不朽者,其唯圣人乎?’”孔门弟子曾子说:“虽然这样说,但圣人之道也有可以不朽的东西吧!”可见曾子认为,圣人之道也可以传于后世,流传千古。投漆縆清丝:用白绢裹住琴弦弹奏。泠:清凉、宁静。扬:弹奏。妙曲:美妙的乐曲。宁谓知音稀:难道只有你我二人能够理解吗?
赏析:
这是一首咏颂梧桐之美的诗篇,诗人以梧桐为题,表达了对梧桐树的赞美之情。首句“庭中有奇树”,便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那庭院中的一棵奇特的梧桐树上。梧桐树因其枝叶茂盛,形态优美而被人们所喜爱。第二句“桐生峄阳颠,枝叶何猗猗。”进一步描绘了梧桐树的形态特点。梧桐树枝叶茂密,犹如凤凰栖息之所,令人惊叹不已。第三句“下盘千仞谷,上干青云霓”则形象地描绘了梧桐树生长在山谷之中,直插云霄的景象。这一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梧桐树的高大威武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第四句“涓旷一见录,投琴縆清丝。”则以贤人隐居之事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梧桐树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梧桐树就像一位贤人一样,默默无闻地生长在山谷之中,不为世人所知。第五句“泠然扬妙曲,宁谓知音稀。”则是对梧桐树的赞颂之词。他感叹梧桐树如同美妙的乐曲一般,让人为之倾倒,而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却很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梧桐树的喜爱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