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峰高倚太阳,不风岩谷自清凉。
四时岚彩霏夔雪,百道泉流湛玉霜。
雅称采芝追绮季,尤宜散发学嵇康。
龙鳞璀错松当径,凤尾䙰褷竹过墙。
月上海门蟾早觉,露寒瑞草鹤先尝。
仙人卓剑降魑魅,道士书符禁獝狂。
宝气丹光生夜寂,黄精白术引年长。
茅君虎卧瑶坛上,萧史鸾栖碧殿旁。
桂树寒山违谢客,桃花流水忆刘郎。
猿猱任占青萝帐,薜荔从生绿石床。
世难有身空自累,诗成无雁倩谁将。
欲凭锦瑟传幽思,才理朱弦意巳忘。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刘宰,题目是《次韵和刘彦箕忆山中篇》。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在山中的怀念之作。

第一句“句曲峰高倚太阳”,句曲山在安徽滁州西南,主峰海拔520米,这里指句曲山。句曲山高耸入云,山峰直插天际,与太阳相依为伴。

第二句“不风岩谷自清凉”,形容山中景色宁静,没有风声,给人一种清净、宁静的感觉。这里的“岩谷”指的是山中的山谷。

第三句“四时岚彩霏夔雪”,描述四季变化的景色,春天的岚气缭绕,秋天的雪花飘落。这里的“夔雪”可能是指一种罕见的雪。

第四句“百道泉流湛玉霜”,描绘了山中泉水流淌的场景,清澈见底的水珠仿佛是玉一般晶莹剔透。这里的“百道泉流”可能是指山上有很多条小溪流。

第五句“雅称采芝追绮季”,借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的句子,表达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绮季”可能是古代的一种隐士形象。

第六句“尤宜散发学嵇康”,引用了《晋书·嵇康传》中的典故,嵇康是东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喜欢披发而居,不拘小节。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态度。

第七句“龙鳞璀错松当径”,形容山中的松树形态奇特,如同龙鳞般交错。这里的“龙鳞”可能是指松树的纹理。

第八句“凤尾䙰褷竹过墙”,形容竹子的形态优美,如同凤凰的尾巴一般。这里的“凤尾”可能是指竹子的形状。

第九句“月上海门蟾早觉”,描写夜晚月亮升起时的情景,海门山的月亮非常明亮,使得蟾蜍早早地就醒了。这里的“海门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

第十句“露寒瑞草鹤先尝”,形容早晨的露水很冷,瑞草(一种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这里的“瑞草”可能是指某种具有吉祥寓意的植物。

第十一句“仙人卓剑降魑魅”,描述仙人使用宝剑驱逐妖怪的景象。这里的“仙人”可能是指道教中的神仙人物。

第十二句“道士书符禁獝狂”,描绘道士使用符咒驱赶野兽的场景。这里的“獝狂”可能是指一种野性的生物。

第十三句“宝气丹光生夜寂”,形容夜晚的祥瑞之气弥漫,使整个环境变得宁静而祥和。这里的“宝气丹光”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力量。

第十四句“黄精白术引年长”,用黄精和白术来比喻长寿,暗示诗人对长寿的向往。

第十五句“茅君虎卧瑶坛上,萧史鸾栖碧殿旁”,以传说中神仙的形象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第十六句“桂树寒山违谢客,桃花流水忆刘郎”,用桂花和桃花来比喻友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之情。

第十七句“猿猱任占青萝帐,薜荔从生绿石床”,以猿猴和薜荔为比喻,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

第十八句“世难有身空自累,诗成无雁倩谁将”,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十九句“欲凭锦瑟传幽思,才理朱弦意巳忘”,用锦瑟弹奏的声音来传递诗人的思绪,表达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投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