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今日踉蹡庭下来,向人问爷泪如雨。
儿知有爷未曾识,爷有母在愁何极。明庭不奏采薇诗,久别离,当语谁?
【注释】久别离:长时间的分别。踉蹡(láng tí)庭下:蹒跚地走下庭院。向人问爷泪如雨:向人哭诉,眼泪就像雨一样落个不停。儿知有爷未曾识:儿子知道父亲他从来没有见过。
【赏析】此篇为杜甫《垂老别》的姊妹篇。全诗以问答形式写父子情深,表现了封建时代父权至上的社会现象。开头两句“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今日踉蹡庭下来,向人问爷泪如雨。”点出离别的原因和时间。“久别离”三字,概括了他们父子之间的长期离别。“别时小儿未解语”,说明当时儿子年幼,不能理解父辈的深情;而今日“踉蹡庭下来,向人问爷泪如雨”一句,则写出儿子长大懂事了,却要询问父辈的苦衷,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情啊!
接着诗人又写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儿知有爷未曾识,爷有母在愁何极。”这里用反诘的语气,写出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儿子知道父亲他从来没有见过,而自己又是母亲唯一的儿子,因此心中充满了忧愁。
最后两句“明庭不奏采薇诗,久别离,当语谁?”是说朝廷没有上奏《采薇歌》,因为父亲已经去世,所以无法再诉说自己的苦闷,只能与谁诉说呢?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