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伏波南伐时,穿岸为宫避炎气。青草茫茫起瘴烟,吹虫含沙总堪畏。
人生惜死非男儿,但有马革可裹尸,武陵之曲何伤悲!

苦热行

忆昔伏波南伐时,穿岸为宫避炎气。青草茫茫起瘴烟,吹虫含沙总堪畏。人生惜死非男儿,但有马革可裹尸,武陵之曲何伤悲!

译文:
回忆当年南征的时候,为了躲避炎热,我们不得不在岸边建起了临时的宫殿来避暑。然而,无边无际的青草地很快布满了瘴气,空气中充满了各种小虫和细沙,令人感到恐惧。人生在世,谁不想活得长久呢?只要能够用马皮包裹着尸体回去,就算是死在异乡又有何遗憾呢?虽然武陵的曲调哀婉动人,但又能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代南方炎热气候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南风、赤日、火云等自然现象,以及草木枯焦、川泽干涸等环境变化,生动地表达了当时人们因酷热而被迫离开舒适生活的真实情景。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意义和人文价值。

注释:

  1.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字伏波),曾平定交趾叛乱。
  2. 南伐:指南征。
  3. 穿岸:指在岸边建起临时的宫殿避暑。
  4. 武陵之曲:指武陵地区的曲子,通常用来表达悲伤或怀旧之情。
  5. 越夷水中藏:越人生活在河流附近,形容他们在水中潜行的样子。
  6. 苦热行:古代的一种抒情方式,通过描写自然环境来表达情感。
  7. 六龙衔火烧寰宇:比喻太阳炽热如同天帝之火。
  8. 魏王冰井如汤煮:用来形容魏王的宫廷内温度极高,就像被热水浸泡一样。
  9.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天气的酷热。
  10.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形容自然环境遭受极度破坏。

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当时人们面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