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下,雪深水且寒。
从军乐从谁,歌舞出蓟门。
我公秉斧钺,帷幄不下坛。
煌煌麒麟袍,峨峨神羊冠。
鼓行疾先登,申令独取残。
中权养善木,前茅沙河川。
乌占楚幕空,鹳鸣感东山。
一言挟纩温,投醪万人欢。
如林托后乘,同心谅非难。
振旅论奇功,麟阁永不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东征诗赠开府梁公三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饮马长城下,雪深水且寒:饮马长城脚下,这里指的是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士兵们在长城脚下准备马匹。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防御工程,象征着国家的边疆安全。雪深水且寒描绘出一幅冬日里边疆寒冷的景象,反映了出征士兵艰苦的训练和生活条件。

  • 我公秉斧钺,帷幄不下坛:我的长官手握军权,虽然帐篷没有搭到战场上,但他的决策和指挥却能决胜千里。这里的“斧钺”指代军事权力,表明将军的权力和责任重大,需要谨慎行使。

  • 煌煌麒麟袍,峨峨神羊冠:华丽的战袍上绣有麒麟图案,威严的神冠上装饰着神羊形状的冠冕。这些象征着尊贵和荣耀的物品,表达了对将领的尊敬和对其成就的认可。

  • 鼓行疾先登,申令独取残:鼓舞士气,迅速冲锋,只取敌军的残余力量。这里的“鼓行”是指通过激励士气来快速前进,而“申令”则指发布命令。这表明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 中权养善木,前茅沙河川:中权培养良木,前面的士兵清除沙河。这里的“中权”可能指的是军中的权力中心或关键位置,而“前茅”则是先锋的意思,形容战士们勇敢地冲在前面。

  • 乌占楚幕空,鹳鸣感东山:乌鸦占据楚幕(楚国的营帐),鹳鸟鸣叫引起人们对东山的感情。这里用乌鸦和鹳鸟的形象来表达战事的艰难和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一言挟纩温,投醪万人欢:一句话就能带来温暖,人们喝着美酒都感到欢喜。这句话体现了将领的人格魅力和对士兵的关怀。

  • 如林托后乘,同心谅非难:像树林一样托着战车,同心协力一定不难成功。这里的“如林”可能是指密集的树林,比喻团结一致的力量。

  • 振旅论奇功,麟阁永不刊:整顿军队议论功绩,麒麟阁上不会忘记这些功勋。这里的“麟阁”可能指的是汉代的麒麟阁,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表达了对将士们英勇事迹的赞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将领和歌颂战争胜利之作。高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将领的威严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诗中的“鼓行疾先登,申令独取残”等句子,表达了将士们在战斗中的勇猛精神。整首诗充满了激昂向上的气息,展现了唐代边塞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