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别乡闾,今年出京邑。
悠悠去江汉,杳杳事行役。
所惧心志违,况此风波急。
乌啼枫树烟,雁下芦洲夕。
回首望长安,苍茫寸心失。
注释:
前年:上一年。乡闾:家乡。
今年: 这一年。京邑:京城,指洛阳。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而难以度量。江汉:长江、汉水,泛指大河。
杳杳:遥远的样子。行役:出行、旅行。
所惧:担心、害怕。心志违:心志与愿望相违背。
况此:何况这些。风波急:风浪迅猛。
乌啼:乌鸦的叫声。枫树烟:枫叶在烟雾中飘散的景象。
雁下:鸿雁飞过时。芦洲夕:芦苇洲上的傍晚景色。
回首望长安:回头看看故乡洛阳。苍茫:迷茫、模糊不清。
寸心失:心中充满了迷惘和失落。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因受权臣李林甫的排斥而被迫离开长安,去洛阳任所司勋郎中,这首诗就是作者离京时所作。全诗写离京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首句“前年别乡闾”,点明离家的时间和原因,为下文铺垫。第二句“今年出京邑”,则写出了离别的时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悠悠去江汉”描绘了旅途的漫长和艰难。
第四句“杳杳事行役”,则进一步强调了此行的不易和艰难,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这次离别的不舍之情。五、六两句“所惧心志违,况此风波急”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这次离别的担忧和不安。
接下来四句“乌啼枫树烟,雁下芦洲夕”,则是作者在旅途中看到的自然景象,通过这些景象来衬托自己的心情。最后两句“回首望长安,苍茫寸心失”,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这次离别的不舍之情。
此诗以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这次离别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