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钩搭黄金索,杨花香雪穿珠箔。
彩云蟠翠绣麒麟,宫衣初试罗衫薄。
雉扇班移午漏迟,麝煤浮砚墨淋漓。
笔扫粉笺龙影动,殿头新赋送春诗。

赏析:

《送春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抒发作者情感的诗歌。全诗通过对春天中的各种元素的描绘,如珊瑚、杨花、彩云,以及宫廷中的服饰细节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诗人通过这些元素也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首句“珊瑚钩搭黄金索”,以瑰丽的珊瑚钩搭配着黄金般的绳索,形象地展现了春天中珊瑚的鲜艳和珍贵。这种用物比人的手法,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珊瑚那璀璨夺目的光彩。

次句“杨花香雪穿珠箔”,描述的是春天里杨花飘散的场景,如同雪花一般洁白无瑕。这里“香雪”一词既形容了杨花的香气,也隐喻了春天的气息。而“穿珠箔”则形容了杨花飘落在珠帘上的景象,增添了一份轻盈与优雅。

第三句“彩云蟠翠绣麒麟”,描绘了彩云环绕在翡翠麒麟之上的美丽画面。这里的“彩云”与“翠绣麒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蟠”字的使用也赋予了画面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第四句“宫衣初试罗衫薄”,则转向了宫中的情景。这里的“宫衣”代表着皇帝的御服,而“罗衫薄”则形容了衣服的轻薄与柔软。这个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示了皇宫中的华丽,也反映了春天带来的清新与变化。

第五句“雉扇班移午漏迟”,描述了宫廷中的一种日常景象,即雉扇上的图案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鲜明。同时,“午漏迟”则暗示了时间的变化,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

第六句“麝煤浮砚墨淋漓”,则转向了文人墨客的书房场景。这里使用了“麝煤”来形容墨色深沉且有光泽,而“墨淋漓”则展现了书法创作中的豪放与热情。这一细节的描绘不仅体现了文人对春天的喜爱,也反映了他们在春天中所展现出的创作才华。

最后一句“殿头新赋送春诗”,则是总结全文。这里的“殿头”指的是宫廷的最高处或最尊贵的位置,而“新赋送春诗”则表明这是一首专门为春天所作之诗。这个结尾既总结了前面的描写,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中的各种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与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