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门下簪缨客。寂寞头多白。重来无复旧交游。上马台边烟草、不胜秋。
风流云散繁华去。犹指将军树。长歌何处吊荒丘。衰泪凄凉不尽、与江流。
【注释】
信陵门下簪缨客:指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因信陵君(无忌)名胜,故云。重游三山感旧:指诗人重游三山时,感慨往事,思念故交。三山在福州市鼓楼区东南,是晋代谢安隐居的地方。
【译文】
信陵君门下的客人,都是那些高官显贵。如今他们头白身衰,我重来此地,已经没有旧友相会了。上马台的周围烟雾缭绕,一片凄凉景象。
繁华落尽,风流云散。那棵将军树依然挺立在那里,但已无人欣赏。只有长歌一曲,去吊唁荒丘上的古迹。
【赏析】
《虞美人》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春,当时作者由福建安抚使移任江阴军(今江苏江阴)知府。辛弃疾在任职期间,曾两次重游三山(今南京市南钟山、幕府山),并写下两首怀古诗。这首词是第二首,抒发了他重游三山后触景生情的悲凉心情。
“信陵门下簪缨客,寂寞头多白。”信陵君(魏无忌),名胜,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著名公子。他的食客中有位叫朱亥的人,力大无穷。有一次,信陵君派人请朱亥帮助办一件事,朱亥答应了。信陵君要派车马亲自送他到三十里外。可是等了很久,车子还没有来到。朱亥说:“不用那么急,我可以步行赶来。”于是,信陵君就按约定的时间等在这里,结果等到了朱亥空着手回来。信陵君很奇怪,问朱亥为什么没有带来车马。朱亥说:“您和我是知己,所以不用车马;要是别的宾客,那就得用车马了。”信陵君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让朱亥当上了上宾,还为他建造了豪华的房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朱亥杀猪”的故事。后来,朱亥成了信陵君的重要谋士,为信陵君的霸业出了不少主意。辛弃疾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自己和信陵君一样,也是被一些权贵排挤,而没有得到重用的。
“重来无复旧交游,上马台边烟草,不胜秋。”辛弃疾这次来三山是怀着悲痛的心情的,因为他想起过去与朋友一起饮酒赋诗的欢乐时光,如今却是“白发新来似雪”,而且又失去了许多朋友。他想到这些,心中不免感到惆怅和悲伤。
“风流云散繁华地,犹指将军树。长歌何处吊荒丘,衰泪凄凉不尽,与江流。”辛弃疾认为三山是一个繁华之地,但他看到的却是一片萧条。他看到一棵大树仍然屹立着,但没有人欣赏它。他只能对着这棵老树唱起歌来,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最后,他只能带着满腹的悲伤,看着江水流淌,直到永远。
这首词通过对信陵君门下簪缨客的描写,表达了辛弃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通过对三山景色的描绘,也展示了辛弃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