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梧桐树。愁梦回,肠应苦。兰膏张,照树光。啼乌去,夜未央。
梧桐叶底清露坠,一声一滴相思泪。
【注释】:
- 乌夜啼,梧桐树。愁梦回,肠应苦。兰膏张,照树光。啼乌去,夜未央。
- 梧桐叶底清露坠,一声一滴相思泪。
【赏析】:
《乌栖曲》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边塞诗,描写了边疆将士在深夜中思念家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深深的哀思。
第一句“乌夜啼,梧桐树”描绘了夜晚时分鸟儿的叫声,以及周围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接着“愁梦回,肠应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愁绪和痛苦。这里的“愁梦回”指的是诗人因思乡而陷入深深的梦境之中,而“肠应苦”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第二句“兰膏张,照树光”则是用兰花的香气来形容夜色中的月光,使得整棵树更加美丽动人。这里的“兰膏”是指兰花的香气,而“照树光”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树上的美丽景象,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啼乌去,夜未央”则是以鸟儿的叫声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夜晚的漫长。这里的“啼乌”指的是乌鸦的叫声,而“夜未央”则表明夜晚仍然没有结束。
最后一句“梧桐叶底清露坠,一声一滴相思泪。”则是通过描绘梧桐叶上清露滴落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相思之情。这里的“梧桐叶”指的是梧桐树上的叶子,而“清露坠”则形象地描绘了露水在叶子上的滑落,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而“相思泪”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产生的情感,泪水如同滴落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月光、鸟儿、梧桐叶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思。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