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火报清明,云天霁景澄。
麦花愁夜雨,桑叶爱春晴。
燕说兴亡恨,蛙占水旱声。
可能忘世虑,呼酒听流莺。

清明对酒

榆火报清明,云天霁景澄。

麦花愁夜雨,桑叶爱春晴。

燕说兴亡恨,蛙占水旱声。

可能忘世虑,呼酒听流莺。

译文:
榆树燃烧着火光报告清明节的到来,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麦花在夜晚被雨水打湿,而桑叶却在春天里享受着温暖。
燕子谈论着国家的兴衰和仇恨,青蛙则预测着水灾和旱情。
也许我们忘记了世间的烦忧,呼唤着美酒来聆听莺儿的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清明时节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第一句“榆火报清明,云天霁景澄。”以榆火和云天为背景,描绘出清明时节的景象。榆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云天则暗示着天气的变化。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为后面的诗句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麦花愁夜雨,桑叶爱春晴。”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感受。这里描述了麦花在晚上被雨水打湿,而桑叶却喜欢春天的阳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燕说兴亡恨,蛙占水旱声。”则转向了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燕子谈论着国家的兴衰和仇恨,蛙则预测着水灾和旱情。这两句诗通过动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最后一句“可能忘世虑,呼酒听流莺。”则回归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这里表示诗人可能已经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呼唤着美酒来聆听莺儿的歌唱。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