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辞京阙,曾期共泛舟。
蹉跎嗟后至,怅望失前游。
樟口风湍急,山中云木稠。
寄书谢猿鹤,欲往惜淹留。
【注释】
1.樟口:地名。在江西新淦县。
2.检校:官名。宋代地方州、郡长官的加衔,相当于现代的行政督察专员。
3.叔宾:指谢叔宾。
4.不果:没有实现。
5.赋此遥谢:即作诗以相答谢。
6.京阙:京都,这里指京城。
7.泛舟:乘船游水。泛:浮游,漫游。
8.后至:迟到。
9.怅望:失望地远望。
10.樟口风湍急:樟口的水势很急。湍急:水流湍急的样子。
11.云木稠:树木茂密,如云雾缭绕。
12.欲往惜淹留:想要前往,但又怕久留。
【赏析】
五月离开京都,曾约同友人谢叔宾泛舟共游,但因自己迟到而失之交臂。如今要写诗给谢叔宾遥表谢意。全诗先从“未得”写起,然后由“未遂”到“欲往”,最后又回到“未得”,构成一个转折,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惆怅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写的是诗人与好友谢叔宾的一次约会。诗人于五月离开京都,曾约友人谢叔宾泛舟游湖,然而自己迟到了,所以谢叔宾没有和他一同出游,这自然使诗人感到有些遗憾。现在他要写一首诗来遥寄谢意。诗中先从“未得”写起,然后由“未遂”,到“欲往”,最后又回到“未得”。构成一个转折,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惆怅之情。
首句直陈其事,说五月离开京都,曾想和朋友谢叔宾一同泛舟西湖。“辞”字,表明了离别的时间、原因及当时的心情。
次句承上启下,说朋友谢叔宾因为自己迟到而没有同去。两句一气呵成,把这次约会的情景逼真地再现出来。
三、四两句转写诗人自己。“樟口”,即今江西新淦县境内的樟江河口。“风湍急”,说明江口水势很急;“山中云木稠”,描绘了山上林木茂盛的景象,表现了山水的秀丽景色。
五、六两句再写谢叔宾。“寄书”,表示思念;“前游”,指以前共同游玩的地方。诗人想到,如果自己能早去的话,一定会得到谢叔宾热情接待并陪同他游览的。可是由于自己迟到了,结果只能让朋友独自欣赏美景了,真是可惜。
末句用“不果”两字收束全诗,表明自己未能实现与朋友一起泛舟游湖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这次未能如愿的遗憾。
全诗语言质朴通俗,感情真切深厚,是一首风格平易而又情深意长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