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西山麓,层轩夏木凉。
昔闻书带草,今过郑公乡。
展席传诗帙,张灯列酒浆。
佳儿真好客,倾倒意何长。

注释:

  1. 过郑氏隐居承二子之纯之纪留宿赋赠一首:路过郑氏的隐士居所,我在这里留下。
  2. 流水西山麓:流经西侧山麓的江水。
  3. 层轩夏木凉:层层高楼在夏天显得凉爽。
  4. 昔闻书带草:从前听说有书带草。
  5. 今过郑公乡:现在我到了郑氏的故乡。
  6. 展席传诗帙:展开席子展示诗歌卷轴。
  7. 张灯列酒浆:点起灯光排列酒杯和美酒。
  8. 佳儿真好客:好的孩子真是个好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路过郑氏隐居地时,留下的一首赋词。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建筑风貌、人物行为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流水西山麓”,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画,流水潺潺,西山巍峨,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里的“西山麓”既指地理位置,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第二句“层轩夏木凉”,则通过“层轩”和“夏木”两个关键词,展现了夏日山林中的清凉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暗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
    第三句“昔闻书带草”,则巧妙地运用了“书带草”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即寻找书中的智慧以启迪自己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句子“今过郑公乡”,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次旅行的目的地——郑氏的故乡。这里的“郑公”可能是指一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或家族,也可能只是一个泛指,代表了某种美好的寓意。
    最后两句“展席传诗帙,张灯列酒浆”,则是对前文内容的进一步展开。这里通过描绘诗人在郑氏家中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氛围。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还通过精心布置的宴席和美酒,表达了对郑氏及其家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