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门寺前溪最幽,亦有群木依崇丘。
时时清磬落云雁,个个轻舟并水鸥。
已公茆屋真堪赋,季子郭田那可求。
眼前即恐易为别,安得杖藜时一游。
度门寺前溪最幽,亦有群木依崇丘。
时时清磬落云雁,个个轻舟并水鸥。
已公茆屋真堪赋,季子郭田那可求。
眼前即恐易为别,安得杖藜时一游。
注释:
- 过门寺: 指拜访位于某个寺庙的上人(高僧或隐士)。
- 溪幽: 指寺庙附近的小溪非常幽静。
- 群木依崇丘: 指寺庙周围有成排的树木环绕着高高的山丘。
- 清磬: 一种佛教法器,敲击发出的声音清脆悠扬。
- 云雁: 指在天空中飞行的大雁,常被用作诗歌中的意象。
- 轻舟: 小船,泛指水上交通工具。
- 已公: 指某位姓已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 茆屋: 用稻草和树叶等材料搭建的简陋房屋。
- 季子郭田: 指拥有大片土地,如季子那样的富贵人家。
- 安得: 怎么能够。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过度门寺前溪最幽”描绘了寺庙附近的自然环境,溪水潺潺、树木葱茏,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次句“亦有群木依崇丘”进一步补充了这个场景,树木围绕山丘,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第三、四句“时时清磬落云雁,个个轻舟并水鸥”则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感。
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述来展示自己的情感。“已公茆屋真堪赋”意味着诗人已经找到了一个像茅草屋这样的隐居之地,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而“季子郭田那可求”则表明这样的隐逸生活是难以企及的,只有少数有才能和机遇的人才能享受。这里的“季子”可能是指历史上有名的隐士,也可能是诗人自喻。
最后两句“眼前即恐易为别,安得杖藜时一游”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珍惜。他担心时间过得太快,可能会失去这样的生活机会。因此,他希望能够常常来到这里,像杖藜老者一样悠闲自在地游览。这既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