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骑黄鹤下青山,又憩长春候紫关。
潋水月明花窅窅,武功云散草斑斑。
偶携竹杖寻仙去,闲看蒲衣采药还。
翠壁丹书如可访,石门铁锁定高攀。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首联“方丘生自号蒲衣道者,由安成武功山避乱赣之兴国邑令陈文彬为筑长春道院以居之”,交代了诗人的身世、经历及居住地;颔联“曾骑黄鹤下青山,又憩长春候紫关”,描绘了诗人在青山和紫关停留的情景;颈联“潋水月明花窅窅,武功云散草斑斑”,描写了诗人游览山水时的景象;尾联“偶携竹杖寻仙去,闲看蒲衣采药还”,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答案】
(1)方丘,即方干,号蒲衣道者。方干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多写景言情,风格清丽自然。
(2)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当时方干因避战乱,来到江西吉州(今江西省永丰县)避难,暂住兴国县(今江西省兴国县)。
译文:
方干自称蒲衣道者,由安成县(今江西省安福县)武功山(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避难到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兴国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的长春道院居住下来。
曾经骑着黄色的仙鹤飞越青山,又在紫霄关歇脚。
潋水清澈,月光明亮,花儿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武功山云雾缭绕,草木茂盛。
偶然带上竹杖去寻找仙人的踪迹,悠闲地观看蒲衣采药人的归来。
翠壁丹书,如可访求,石门铁锁,高攀难上。
赏析:
首联“方丘生自号蒲衣道者,由安成武功山避乱赣之兴国邑令陈文彬为筑长春道院以居之”交代了诗人的身世、经历及居住地。方丘,即方干,号蒲衣道者,方干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多写景言情,风格清丽自然。由安成县(今江西省安福县)武功山(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避难到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兴国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的长春道院居住下来。
颔联“曾骑黄鹤下青山,又憩长春候紫关。”描述了诗人在青山和紫霄关停留的情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颈联“潋水月明花窅窅,武功云散草斑斑。”描绘了诗人游览山水时的景象。潋水,即潋江,发源于武功山南麓,蜿蜒东流至吉安县北注入袁水。
尾联“偶携竹杖寻仙去,闲看蒲衣采药还”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人偶尔带着竹杖寻找仙人的踪迹,悠闲地观看蒲衣采药人归来。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作者的所见所感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