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溪南寄短吟,春光还共客愁深。
孤舟人去江浮雨,二月莺啼花满林。
载酒已怜行处远,驾车犹拟梦中寻。
越王台下东流水,不尽当时送别心。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赏析与赏析
诗句
- 惆怅溪南寄短吟,
- “惆怅”表达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哀伤。“溪南”指明了地点,即一个靠近溪流的地方。“寄短吟”意味着在此处写下简短的诗作作为留念。
- 春光还共客愁深,
- “春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而“客愁”则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生的孤独和忧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在美好春光中的孤独感。
- 孤舟人去江浮雨,
- “孤舟”指的是一只孤独的船,象征着离别和孤独。“人去”表明有人离去,“江浮雨”形象地描述了雨中江面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二月莺啼花满林,
- 描述了春天景象,莺鸟的鸣叫和盛开的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载酒已怜行处远,
- “载酒”可能是指携带美酒,表示诗人带酒以慰离愁。“已怜行处”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地的不舍和留恋。
- 驾车犹拟梦中寻,
- 这里“驾车”可能是指驾驶马车,而“梦中寻”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向往,如同在梦中寻找。
- 越王台下东流水,
- 这里的“越王台”可能是一处历史遗迹或文化景点,而“东流水”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不尽当时送别心,
- 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离别时刻的怀念和感慨,以及对那些日子的不舍和留恋。
赏析与注释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失去的哀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