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何年别起楼,登临亦足散羁愁。
泉声近报山中夜,月色遥分海上秋。
访古长怀寻马迹,探幽犹拟上牛头。
西岩闻有花如雪,载酒还能共醉不。
山楼秋兴和友人韵
领略古人诗情画意,感悟自然之美
- 诗词原文
水口何年别起楼,登临亦足散羁愁。
泉声近报山中夜,月色遥分海上秋。
访古长怀寻马迹,探幽犹拟上牛头。
西岩闻有花如雪,载酒还能共醉不。
- 诗句释义
- 水口何年别起楼:指在何处修建了这座水口边的楼阁。
- 登临亦足散羁愁:意味着登上高处可以暂时忘却心中的忧愁。
- 泉声近报山中夜:泉水的声音仿佛在报告着山林中的夜晚。
- 月色遥分海上秋:月光映照在海面上,与秋天的景色相互辉映。
- 访古长怀寻马迹:探访古代遗迹时总是怀念着马援的故事。
- 探幽犹拟上牛头:在探寻幽深之处时,仍然像当年诸葛亮那样攀登到牛头山。
- 译文解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将山水、明月、历史人物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元明之际,刘崧作为明朝初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其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赏析
-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秋天的山水美景与朋友间的友谊相联系,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