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下马已斜阳,投宿邮亭古道傍。
野淀有霜风正急,土床无火夜偏长。
旅程此夕违公馆,归梦何时达故乡。
不尽故人携别意,鸡鸣又报趣晨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回归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立足全诗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1)
“夜宿南城彰义门递铺承曾元鼎携酒叙别”是第一联:夜宿南城彰义门,驿舍在城南彰义门外。驿舍的门户叫铺门,这里指驿店。驿站设在城郊,为来往行人休息的地方,故有“驿舍”、“邮亭”之称。此句中“夜宿”点明时间,“南城”、“驿舍”、“彰义门”交代了地点。“驿舍”即驿站,古代设置在城市郊外,便于往来官员或商人停留、换马、休憩、补给等。“驿舍”,古时亦称“驿馆”。《汉书•张敞传》:“敞至,谒见,上问以盗贼状。敞曰:‘盗不劫亡人而劫假父、借友焉。’于是上乃拜敞为河南太守。”可见当时驿站的功能不止是供人休息。驿站内还设有传递信息、公文处理等处所,如“递铺”。所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夜宿驿店的情景。
(2)
“野淀有霜风正急,土床无火夜偏长”是第二联:“野淀有霜风正急,土床无火夜偏长。”野地的湖水上有一层薄冰,湖面结着薄薄的冰层,上面覆盖着一层白霜。天气很冷,北风吹来,把湖面的薄冰吹得发出瑟瑟响声。“霜风”即寒风,“土床”指用泥土做成的床。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宿驿站的情景。
(3)
“旅程此夕违公馆,归梦何时达故乡”是第三联:“旅程此夕违公馆,归梦何时达故乡。”旅途之夜,我告别了旅馆主人。“公馆”即官邸。作者离开旅馆后,心情十分沉重。他想到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漂泊,不知何日才能回到故乡,归乡之梦何时能够实现呢?“归梦何时达故乡”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
“不尽故人携别意,鸡鸣又报趣晨装”是第四联:诗人与友人告别,心中充满离别之意,依依不舍。当鸡鸣时,友人又催作者准备出发。这两句写诗人与好友的惜别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晚住宿驿站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夜宿南城彰义门,驿舍在城南彰义门外。②驿舍即驿站,古代设置在城市郊外,便于往来官员或商人停留、换马、休憩、补给等。③驿站内还设有传递信息、公文处理等处所,如“递铺”。④野地的湖水上有一层薄冰,湖面结着薄薄的冰层,上面覆盖着一层白霜。⑤北风吹来,把湖面的薄冰吹得发出瑟瑟响声。⑥旅途之夜,我告别了旅馆主人。⑦旅人踏上行程,心情十分沉重。⑧归乡之梦何时能够实现呢?⑨鸡鸣时,友人又催作者准备出发。⑩诗人与友人告别,心中充满离别之意,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