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石路入云堆,东岸人家倚岸隈。
半沼紫萍风乍过,一林黄叶雨初来。
涧寒野鸟还争聚,山暖岩花只自开。
却望松楸生暮色,重来怅望使心哀。

注释:

入东坑:进入东边的山坞。

东坑石路入云堆,东岸人家倚岸隈。

半沼紫萍风乍过,一林黄叶雨初来。

涧寒野鸟还争聚,山暖岩花只自开。

却望松楸生暮色,重来怅望使心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美丽风光。

首句“入东坑”点明了地点,东坑是诗人进入的地方。接着两句“东岸人家倚岸隈”,描绘了东岸人家依偎在岸边的情景。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岸隈”比作“倚岸”,既描绘了岸边的景色,又表达了人们对家园的依恋之情。

接下来四句分别描述了溪边、林间、山谷和山坡的景色。“半沼紫萍风乍过,一林黄叶雨初来。”描绘了溪边的景色,紫色的萍草随风摇曳,黄色的叶子随着雨水飘落。这里用了对比的方法,紫色的浮萍与黄色的落叶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涧寒野鸟还争聚,山暖岩花只自开。”两句分别描绘了山谷中的景色。山谷中,寒冷的涧水和温暖的岩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鸟儿们争相聚集在温暖的岩石上,而岩花则独自绽放。这里的“争聚”和“只自开”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景物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具生动性。

最后两句“却望松楸生暮色,重来怅望使心哀。”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夕阳西下,松树和楸树的影子投射在地上,显得格外凄凉。诗人再次回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哀伤。这里的“怅望”和“使心哀”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使整首诗更加感人。

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美景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