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入龙城涌地灵,横冈复岭似围屏。
村原过雨春泥紫,山崦含烟野烧青。
火里莲花敷宝座,云中杨树注青瓶。
何时煮茗长松下,听讲楞伽一卷经。

《同萧九川游菰塘龙城院赋赠象初上人》是明代诗人刘崧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释义
  • 天入龙城涌地灵:天空似乎深入到了龙城的深处,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灵气。
  • 横冈复岭似围屏:横卧的山冈和层层叠叠的山岭,如同一道屏障。
  • 村原过雨春泥紫:村庄经过雨水洗礼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泥土呈现出紫色。
  • 山崦含烟野烧青:山间的烟雾缭绕,野火燃烧后的山峦呈现出青色。
  • 火里莲花敷宝座:在火焰中,莲花如同宝座一般绽放。
  • 云中杨树注青瓶:在云端之上,杨树仿佛被注入了青色的液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何时煮茗长松下:不知道何时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煮茶,享受那份宁静。
  • 听讲楞伽一卷经:听着楞伽经文的讲解,感受佛法的智慧。
  1. 关键词注释
  • “天入龙城涌地灵”中的“龙城”,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地名或地理景观,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里的“天入”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神秘和力量。同时,“涌地灵”也暗示着这个地方蕴藏着丰富的灵气和能量。这种描述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象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 “横冈复岭似围屏”中的“横冈”和“复岭”都是描述地形特点的词语。横着的山岗和层层叠叠的山岭,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给人一种坚固而可靠的感觉。这里的“似围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屏障的效果,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立体,仿佛置身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之中。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想象出诗人所描述的景色和氛围。
  • “村原过雨春泥紫”中的“村原”和“过雨”都是描绘时间与天气的词语。经过雨水洗礼后,原本干枯的村庄变得生机勃勃,泥土呈现出紫色。这里的“春泥紫”不仅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色彩变化,也暗示了村庄在雨水滋润下逐渐恢复生命力的过程。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色彩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敏锐捕捉。
  • “山崦含烟野烧青”中的“山崦”和“含烟”都涉及到自然现象。山间笼罩着薄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而野火燃烧后,山峦又呈现出青色。这里的“含烟”、“野烧”都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感。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氛围。
  • “火里莲花敷宝座”中的“火里”和“莲花”都是关键元素。莲花在火焰中绽放,如同坐在宝座上一般尊贵和高贵。这里的“敷宝座”既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也象征着莲花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描绘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 “云中杨树注青瓶”中的“云中”和“杨树”都是描述位置的词语。杨树生长在云端之上,仿佛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这里的“注青瓶”则是一种比喻手法,将杨树比作一个充满智慧和精神的容器,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精细刻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富有哲理的世界。

《同萧九川游菰塘龙城院赋赠象初上人》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